在京过年·新消费图景|商业消费手记:一切如常是最好的安全感

在京过年·新消费图景|商业消费手记:一切如常是最好的安全感

“照常营业”给我最踏实的安全感

大年三十的晚上,外送订单依旧有人接单,打开门的那一瞬间,互相都少不了要道一句“过年好”。打车依旧打不到,但打车的队伍却异常火爆,出租车忙到爆单。

除夕之后,不再是到处闭店的商场,相反一切都传递出一种热闹非凡的信号:咖啡店爆满,即便被限时,逛商场的人依旧络绎不绝。当然,超市仍旧是最繁盛的地方,相比起商场的休闲娱乐,这里汇集了更多的烟火气,传递着在这座城市里过年的人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太多水果店挂出了春节期间照常营业的牌子,给了依旧留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一份最踏实的安全感。

能逛能玩或许是这个春节的最大惊喜,但惊喜之外,“食”还是春节期间中国人骨子里最讲究的东西。半成品年夜饭套餐宛如一战成名,不仅解决了许多年夜饭“主厨”的苦恼,也解决了众多留京的厨艺小白的燃眉之急。平时想吃的大餐,也可以趁着这个特别的假期一一打卡了。不用担心餐厅休假,随走随吃,碰见火爆的,保不准儿还得排个队,一切都如往常一样。

大过年的,景区火了,初一的故宫,队伍又排的老长。连带着的,周围的酒店价格也直线飙升,远郊的度假酒店民宿也成了香饽饽。谁能想到,7天里,北京接待旅游总人数竟然增长了3.5倍,旅游总收入增长了2.9倍。

果然,北京还是那个永远也不用愁没地方花钱的城市。

北京商报记者 杨月涵

来自“节日经济”的特别温度

这是第一个没有与家人一起度过的春节。“节日经济”的温度不仅仅是消费市场的火爆,还饱含了商业的温情。

一个人在家时,总少不了点外卖,外卖小哥的一句“新年快乐”却能温暖两个不曾相识的人,哪怕只有一秒钟。注定会相遇的不只是人,还有书。春节期间,网红书店钟书阁推出了“盲选”书活动,读者只需要从“长相思”和“共此时”两种选择下单,就能收到未知的图书和祝福,这份书店给予的惊喜,让我这个“原年人”也有了一丝收获礼物的紧张和期待。

24小时便利店是一座城市深夜里最大的温柔,我们看到的是,即便在春节期间,北京的夜经济依然“热闹”,深夜里热气腾升的火锅店,餐馆里依旧推杯换盏的食客,街道上飞驰而过的出租车。从文娱、餐饮再到交通出行,北京商业的每一环都给予了消费者极大的满足和便利。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新的消费活力正不断迸发,在暖意融融的春日里,欠下的团圆终会酿成新的期待。

北京商报记者 宗泳杉

新老业态上阵,英雄不问出处

“我们开业之后,第一次来这么多人。”昌平一家桌游店老板李天(化名)兴奋说到。

2月15日,大年初四,宜迎灶神。而在昌平北站附近的一家桌游店里,正是生意红火时。

实际上,桌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方式,并未进入主流消费的视野,而当一家桌游店没有进行大规模营销宣传时,就更难以被消费者所看到。

李天说,桌游店去年年底才刚刚开业,“还从来未见过这样的大阵仗”。因地理位置偏僻,疫情侵扰等因素,店里的生意一直寡淡。大众点评上的寥寥数条点评虽都是夸赞,但无一不提到“人少,清静”。直到春节小长假的来临,店里的生意出乎意料地迅速火爆了起来。

虽然未透露具体营业数据,但李天脸上开心的表情难以遮掩。据估算,这里人均消费在70元左右,每间房间可容纳5-10人。按照李天描述的翻台率,意味着春节期间,该桌游店单日进账可达7000元左右。

新兴业态高调亮相,传统消费更是不甘示弱。2月17日,昌平区万荣烤鸭店、蜀园餐厅等五家昌平最受欢迎的餐厅均食客爆满,无法定位;合家聚餐以外,戴金饰也是春节的保留剧目之一。商场中冷清的金饰柜台前挤满了带着口罩的顾客,“很久都没这么多人了,这是今年第一波开门红。”老凤祥柜员笑着对记者说。

北京商报记者 常蕾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460 字。

转载请注明: 在京过年·新消费图景|商业消费手记:一切如常是最好的安全感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