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前期的大涨之后,7月10日上证综指大幅震荡回落。彼时有消息称,7月10日北上资金大幅撤退。随后,银保监会周末重磅发声,称有资金违规流入房市股市。前述一系列的消息,都表明股市的疯牛难以持续,短期有调整的需要。然而,调整之后,由于上市公司自身的价值支撑,长期慢牛仍将延续。本栏认为,股市的价值投资理念能被慢牛滋养,会被疯牛破坏,疯牛不可取,慢牛才是好样的。
在本栏看来,现在A股上市公司也在保持着每年稳定增长的现金分红政策,例如工商银行、贵州茅台等公司,它们的经营目标就是回报投资者,它们才是长期慢牛的中流砥柱。
但是,再好的公司,也禁不起疯牛的折腾。例如,一个月股价上涨20%,但业绩能否上涨20%?如果业绩的涨幅跟不上股价的涨幅,就会产生泡沫。如果泡沫比较小,还可以通过时间换空间来一点点消化,但如果泡沫过大,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引发长期价值投资者的撤离。
换言之,当股价太高,上市公司的现金回报跟不上国债等无风险收益率时,长期价值投资者就会卖出持股,转为买入其他更具价值的投资品。如果所有的品种预期收益率都赶不上国债,那么这些大资金至少还可以买入国债获得稳健的无风险收益。
本栏认为,慢牛的形成需要调控。当股市过热之时,监管需要严防金融机构资产劣变,给过于疯狂的股市降温。同样的,当股市悲观时需要扶持。
事实上,慢牛的具体反映就是稳中有涨,涨幅有限。但是经过多年实践,这种“稳中有涨,涨幅有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投资者并不很听管理层的话,一旦认定股市不再下跌,投资者对股票的追涨热情必然把股市推高到脱离投资价值区域的程度,此时管理层如何调控投资者的预期成为一种艺术。让追涨者警惕,杀跌者不忍,方能维持这种平衡,新股发行节奏、资金供给也要适时微调,甚至需要有平准基金维护股市稳定,才有可能营造成功的慢牛走势。
本栏认为,慢牛走势不可能由市场自发形成。投资者总是狂热的,当投资者认可慢牛的时候就会疯狂投机,然后把慢牛催成疯牛,所以这里面需要国家的力量在股市的运行中加以平衡。
慢牛中,大家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挖掘优质的个股,而快牛只能造成大家的焦虑,满仓的会焦虑,空仓的同样会焦虑。
当然,再怎么调控,也只能在蓝筹股的范畴内进行,垃圾股的疯狂炒作,谁也没有办法,只能期待投资者的自我成熟,拒绝参与垃圾股炒作,否则垃圾股的风险终归是无法避免。
北京商报评论员 周科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