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股三大指数纷纷下挫,基金重仓股的大跌更拉低了权益类基金的表现,市场多空分歧加剧。这种情况下,应该加仓还是离场,成为不少基民的共同难题。
近期,国泰君安做了一次大数据回测发现,若从2015年牛市最高点开始持有5年,中途不进行卖出操作,且每当沪深300指数日收盘跌幅大于1%时就加仓(每次金额500元),收益率变化如下:
截至2021年2月25日,紫线为回测收益率,绿线为沪深300指数收益率
(注:回测数据仅为举例,不代表投资意见,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
那么,投资者是不是真的应该在大跌时加仓呢?
加仓还是离场
作为基金公司营销序列的员工,小张去年来给不少亲友推荐了公司的明星基金,赚钱效应让他的“人缘”火箭式提升。不过,近期市场调整下的基金净值下挫,让他有点头疼。
“大家最近都追着问我要不要卖,真是赚的时候叫我张哥,亏的时候叫我菜张,可我还得苦口婆心去解释。”据他所知,沪上另一家知名基金公司旗下的某只网红基金产品,若同时计算代销、直销渠道的总申赎数据,上周规模缩水已达5%左右。
“其实,我这两天仔细研究过春节后的申赎数据,结果让我十分意外。虽然上周公司的权益类基金整体处于净赎回状态,但主要是代销渠道的持有人在逃离,而直销渠道素来以机构和公司重视个人粉丝为主,上周这方面的资金实际上是净流入的。我看完这数据一度还以为算错了,这说明在部分‘新韭菜’加速离场的同时,有一些成熟投资者可能在逆市入场。”小张说。
理财平台上某基民在讨论区的留言
沪上某知名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表示,近期,平台上基金的申购、赎回量均出现大幅度上升,体现出当前时点投资者较大的多空分歧。
实际上,不少个人投资者面对市场大涨大跌的不理性操作一直在反复上演。去年2月春节后,由于疫情关系,基民资金的大幅撤出甚至一度导致某些大型基金线上销售平台被“挤爆”。
与此相反的是,去年7月中旬,A股市场快速冲涨时,数据也曾显示,6月14日至7月14日期间,新“基民”同比增长1倍多,基金申购金额同比更是增长超5倍,一些基民不理性追涨杀跌的心态也由此体现得淋漓尽致。
大跌到底能否抄底?
那么,市场下跌时到底该不该加仓?近期,国泰君安证券以最极端最严格的情况作为案例,做了一次大数据回测。
据其统计,若从2015年牛市最高点开始持有5年,中途不进行卖出操作,且每当沪深300指数日收盘跌幅大于1%时就加仓(每次金额500元),收益率变化如下:
2015年:从最高点开始买入,初期整体收益是下行的。
2016年至2017年:大盘逐渐回稳并开始上涨,整体收益也开始拉升,达到25.94%。
2018年:再度遇到大盘下跌,定投的收益逐渐开始下降。
2019年:继续往后看,奇迹发生,收益不断上升。
截至今年2月25日,收益率达到55.21%。
国泰君安证券分析认为,从结果上来说,逢跌买入确实有可能获得很不错的收益表现,但能获得这样的收益其实主要不是因为逢跌买入,而是因为5年时间的坚持持有。坚持持有让投资者没有错过低位买入的机会,不断拉低平均买入成本,从而最终实现更好的收益表现。
短期市场波动加大,但不必过分悲观。当前在全球经济共振复苏,企业盈利加速改善的背景下,建议投资者面对市场波动要放平心态,多些理性。投资中价格总是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被外围市场的恐慌情绪带动的下跌总会过去,价格终将回归价值。
有第三方基金研究机构人士也认为,近期市场出现调整,多空观点正处于激烈碰撞的关键节点,基民有退缩情绪很正常,如果急需用钱,提早离场并不一定是坏事,但是长远来看,基金毕竟是一种长期投资的工具,如果资金充裕,坚持的定投是可以平滑亏损的。就今年而言,投资者应基金投资的收益率预期,同时降低操作频率,避免频繁买卖造成来回踩踏。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