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不知不觉间已经进入四月,2月-3月回调的悲观情绪已经得到缓解,市场又再度热了起来。仅上周,上证指数、创业板指分别上涨1.93%,3.89%,而描绘核心资产的“茅指数”更是大涨4.88%(数据来自wind),向笔者咨询基金,询问加仓策略的朋友又多了起来。
今天就来个统一回复,给大家介绍一位值得关注的均衡长跑型健将。
基金经理介绍
杜洋,有 10 年投资及研究经验、6 年投资管理经验,现任工银瑞信研究部副总监、注重宏观趋势和个股投资机会的结合。
擅长领域:多年深耕中、上游行业研究,主要集中在新能源、电力设备、公用事业、新能源汽车、军工、建筑建材、机械、环保等板块。
基金经理业绩
根据wind数据,杜洋的基金经理指数总回报为182.77%,年化回报为18.44%,看起来虽然不是很高但是同期沪深300的年化收益仅为6.46%,也就说杜洋平均每年超越沪深300指数12个百分点左右。
数据来自wind,截至2021-04-06,详细业绩见文末附注
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以杜洋管理时间久、具有代表性的两只基金为例,历史回报较好,排名居于同类基金前列:
数据来自wind,截至2021-02-26,业绩及基准源自基金定期报告及托管人复核数据,基金过往业绩并不于是其未来表现,详细业绩及排名说明见文末附注。
投资体系
杜洋的投资体系,可以概括为三方面立策略 、两维度选个股、四条件定仓位,注重长期投资收益的性价比:
三方面立策略: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通过日常对宏观及产业的跟踪,希望组合与经济所处状态不出现逆风,从而控制风险;
从长期着眼,分周期维度思考问题。从持仓来看,大部分重仓股长期持有,部分个股可能在比例上没进入前十大,但仍长期在组合中。短期业绩不佳的重仓股,如只是因为估值承压,核心竞争力未变,会继续耐心持有。
聚焦专业领域,坚持将80%的精力投入20%的行业,持续跟踪,保持敏锐嗅觉,捕捉拐点,同时依托强大投研支持,完善组合。
两维度选个股:
保证跟踪长度,相信时间的力量,希望做全周期研究,不光是对未来的展望,更包括对历史的深入分析;
保证研究深度, 层层剖析,寻找企业盈利增长的来源。
笔者举个例子,一般投资者分析公司,可能很多就看到利润增长与否,快不快就结束了。杜洋的分析则要细致深入很多,体系化很多,比如把利润拆解为收入、毛利率和费用率三部分,收入又可以拆解分为产量和价格,对于产量还进一步拆解为渗透度和市占率,逐个因素进行分析;而对于毛利率,则充分考量技术进步、产品周期和规模想要各自的影响。
可能这就是专业与业余的区别。
四条件定仓位:
确定个股在组合中的仓位时,既不是固定一个比例、不动,也不是拍脑袋、凭感觉来,而是有着严格的体系结构和标准,主要从四个维度予以考量:
(1)研究的深入程度,对企业的理解程度;
(2)基本面趋势,看景气周期是否向上;
(3)估值水平是否合适,重点关注企业处于
自身的历史估值分位数水平;
(4)考虑个股在业绩比较基准中的状态、占比等;
当同时满足研究的深度、基本面、估值及基准占比4个条件时,大概率会配以相对较高的仓位;当一个或更多条件难以满足,则会适当对目标个股降低配置仓位,同时持续跟踪与关注。
注重长期收益的性价比
对于最近坊间谈论比较多的“抱团”,杜洋总是这样说的,我并不回避抱团,可以看到组合在 16 年的时候,也曾经重仓了白酒,在 17 年的时候也重仓了很多的白马股,所以我对于是否抱团这个事,不是刻意地说去追求它,还是回避它。我自己在做投资,尤其落实到个股层面上的时候,非常看重它的长期收益率的问题,就是一个再优秀的公司,如果估值水平特别高,对长期收益率都会有比较大的负面影响。那么在这种背景之下,如果我们到市场上面用长期收益率、长期风险收益比做一把尺子,在全市场来比较的话,过高的估值往往会
让这个公司它的性价比落到一个比较低的区间里面。在我的框架里面,如果它的性价比大幅下降,甚至处在全市场比较低的位置上,那么可能组合重仓配置它的必要性可能就会下降。
去年因为机构重仓的一些白马成长,上涨速度很快,幅度也很大,明显超出了盈利增长的速度,股价上涨主要是由估值上升所推动,到去年年底,包括今年一季度,部分白马成长的估值已经到达历史最高的水位。从长期角度来看,对收益率有比较大的负面的影响,导致他们的性价比明显下降。
所以我自己选股票去年配置抱团股少,倒不是说我不愿意抱团,是我觉得他们的长期收益性价比可能并不是特别的合适,或者说能够找到其他的一些资产,比他们更好。未来还会坚持这种从企业基本面出发,以长期风险收益比做尺子来衡量个股配置的价值,也不会单纯以是否机构报团,作为一个买入或者卖出的标准。
市场观点
长期
杜洋表示,我们认为资本市场仍然存在长期机会:
一方面,资管新规打破刚兑、房住不炒的背景下,居民资产面临再配置需求;且过去三年,资产收益率持续下行,理财收益率跑赢CPI幅度大幅收窄甚至阶段性跑输CPI,吸引力下降,更大规模资金或流向权益类资产。
另一方面,从2018年开始,中央政治局会议等频繁表态,资本市场对于中国经济转型和未来的大国博弈都具有战略性地位。
中期
对于今年的市场,要有合理预期。
今年市场最大的支撑来自于企业盈利的增长,我们看到1、2 月份工业企业利润与19年同期相比,增速比2020年四季度的增速进一步提高了,这主要因为PPI上升,加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速持续上行。那么向前展望我们估计今年 PPI 的增速应该说都是比较好的,这种背景下的工业企业盈利,或者说整个 A 股的企业盈利出现全面而普遍的上行。
从增速角度上来看,今年全市场企业盈利的增速可能会是过去 10 年中一个非常高甚至最高的速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今年企业盈利会是整个市场最大的一个支撑。
从估值方面来看,市场整体估值上涨,但是分化非常的严重,一方面一部分的白马成长它的估值处在历史最高位置。另一方面以金融地产为代表的低估值蓝筹和以中证 500、中证1000 为代表的中小盘估值水位是在历史偏低的位置上。所以今年的市场从估值角度上来说,可能存在一个估值收敛的动力。
总体来说,企业盈利普遍向上,流动性边际收紧,估值有一定压力,权益市场风格分化预计比较剧烈,经济形势与去年相比差距较大,表现较好的板块预计会有变化。
新基金特点
新基金有什么特点呢?
1、投资范围包括港股,比较基准为:中证800指数收益率*75%+中债综合财富(总值)指数收益率*25% ;
2、股票投资比例为基金资产的60%-95%;港股通标的股票投资比例不超过全部股票资产的50% ;
3、新基金建仓需要时间,建仓期表现比老基金更稳健,更适合普通投资者。
工银战略远见011932,杜洋管理,2021年4月8日重磅首发,欢迎关注。
风险提示:
本报告不代表中信建投证券观点,仅属于基金投资策略讨论,不作为投资建议,本报告的调研内容为后续整理,不保证整理内容与调研原文完全一致,另外基金经理观点可能发生变更,我们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变更,我们已力求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列示的基金名称也仅做示例,非基金宣传推介,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任何人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中信建投证券以及作者无关。基金产品详情请阅读基金法律文件,并以之为准,基金投资有风险,决策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