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都再写风电,写了三天后发现这里逻辑还是走不通,所以,索性不再写这块,风电在短期的走势问题不太大,如今天双一科技、金雷股份大涨,泰胜风能、天顺风电也有不错的涨幅。
但长期来看,成本问题还无法压下,平价上电有难度,放弃聊这块。光伏还是比风电硬不少,无论行业结构、壁垒方面都比风电优质,等风电行业逻辑解决了,华叔再其余的细分龙头也不迟。
平时,华叔有个职业病,喜欢看身边的产品是什么品牌,在脑海中统计哪个品牌出现的几率最高。最近“偷窥”比较多是监控摄像头,发现家里电梯监控是用海康威视,写字楼、医院电梯、楼道的监控也是用海康。
为何大家都喜欢用海康?带着疑问又一次研究了海康威视——
大部分小伙伴都知道海康威视是做监控摄像头,除此之外还有传输设备、后端存储、显示与控制、报警产品、门禁等安防产品。
诸如无人机、触控屏、云储存、大数据、可视对讲系统、智能门锁都是海康威视的产品,业务范围很广。
安防这块海康威视是当之无愧的老大,连续3年全球销量第1。大华股份确实生不逢时,遇到这么强劲的对手。
按照2019年营收排名,海康威视以77.02亿美元排名第一,大华虽然全球排名第2,但营收跟海康几乎差距一半收入,仅37.84亿美元。排名前10公司瓜分了177.6亿美元(全球份额207.72亿元美元、折合人民币1358亿元),吃掉了全球市场85.5%的份额。
这份最新榜单中还有不少国内企业,而且是它们进入50强的首秀,而且不缺进榜的国内企业:福光股份、锐明技术、宇瞳光学、英飞拓、苏州科达、天地伟业、熵基科技、宇视科技,这里除了天地伟业、熵基科技、宇视科技外,其他都在A股上市。
这里有点扯远了,不过说这么多,主要是中国安防领域需求强劲,即使不像海康、大华这种大哥级别,在细分领域,其他国内厂商都能吃点小肉,利润还是客观的。
海康、大华属于国内第一梯队,由于它们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在行业领先地位暂时没其他企业能动摇。
第二梯队跟下图2018年的金字塔分级有很大区别,分别是宇视科技(全球排名第6)、天地伟业(排第7),这部分企业不像海康、大华全部业务高盈利,只是部分开花。
第三梯队英飞拓(排第12)、熵基科技(排第14)、锐明技术(排名第15)等等业务盈利体量相对较小。
一、商业模式
好啦,上面大致讲了整个行业的格局,重点问题来了,大华为何老是落后于海康?
海康威视的一半销售来自于解决方案,而大华目前仍处在转型期。转型成功带来的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营收结构的变化。
海康威视:以视频为核心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和数据运营服务提供商。
大华股份:领先的监控产品供应商和解决方案服务商。
上面两句话估计大部分人看不懂,这里关键在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就是让安防企业按照不同行业需求,设计规划相应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也就是定制化产品,无疑毛利率比一般产品高不少,而且这含有较高技术壁垒,拉大了海康的行业优势。
说白了,海康威视是卖方案附加产品,而大华股份是只在卖产品,方案是次要的,那你说谁的毛利率更高?零碎化的市场,个性化的解决方案都让海康产品有很好的质量保证,反正让你觉得用了海康过没选错。
另外,海康也有自身的4大优势——
1、海康知名度、品牌形象好,目前行业第1。
2、企业的股东利益和长期利益绑定,对管理层具有控制力或管理层利益也和企业长期利益绑定。
海康威视管理层个人持股和持股平台加总股权份额达到了22.15%,共同进步,同时防止了核心技术的泄露。
同时,大股东也有动力助推企业的长期发展,争取企业更大的收益。
目前,未看到各大型利益集团之间出现分利益争执和分歧的情况。
3、有生产能力,能扩大规模,海康威视的生产能力和规模都是第1。
4、议价能力强,海康的产品总体要比大华等贵,但海康的质量保证,解决问题和麻烦的能力都使大量下游政府,企事业单位选择海康。
除了芯片以外,其他都自己供给,海康和华为,是一家相爱相杀的公司。
因为海康的起家,和华为有很大的关系,海康依靠华为的海思视频监控芯片的高性价比,做出了极具竞争力的自主视频监控产品。
海康威视带着自主技术的产品大杀四方,从国内干到国外,成就了海康高速增长的10年。
当然,因为海康的芯片需求(每年3亿的采购额),同时也让海思芯片有了强大的用户基础,可以高速迭代。
可以说,华为海思成就了海康威视,但同时海康的强大需求也让华为海思得以高速发展。
不过,华为被美国全面封禁,海思的芯片出现生产困难的问题,未来是否能够为国内的安防厂商持续供货存在不确定性。
海康、大华等厂商也在积极的寻找替代方案,富瀚微很可能会收益,其实,海康就是富瀚微第一大客户,占营收65%。但富瀚微的芯片在成熟度方面有待观察。
二、基本面
聊基本面,本来想将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福光股份、锐明技术、宇瞳光学、英飞拓、苏州科达,但从营收、利润情况对比,海康、大华与其他安防企业差距太大,根本没可比性,这就就不作对比了,只单聊海康和大华。
海康和大华其实涉及的业务范畴都较多,海康最大是前端音视频产品(即:监控摄像头),几乎占据一半收入。而大华将解决方案划分出来,其实为了突出自己也是做解决方案为主的安防供应商,这部分占据收入也超一半。
而大华的海外收入占比高于海康,不过也能说明海康还有很大的海外发展潜力可挖掘。
之前写海康、大华对比时就讲过,海康无论是毛利率、净利率都优于大华。
去年安防行业毛利率一直下滑,今年不降反升,主要是海康海外市场毛利率为55.76%,同比+10.55%,也已经大大的超过了境内市场。
大华也是受益于海外市场的收入提升。
海康今年前三季度营收420.21亿元,同比+5.48%,净利润84.4亿元,同比+5.13%,扣非净利润80.4亿元,同比+3.21%。
大华今年前三季度营收161.66亿元,同比-1.6%,净利润28.25亿元,同比+50.48%,扣非净利润为17.36亿元,同比+0.39%。
对比扣非净利润,海康优于大华,龙头优势明显。
海康资产负债率38.96%、大华41.91%也是高于海康。另外,海康的流动现金明显优于大华。
三、前景
海康的增速确实有放缓的趋势——
首先,国内市场增速放缓,随着高速公司建设增速放缓,以及大量政府工程公共监控领域的建设实施完毕。
下一轮的升级替代还需要时间,随着海康国内市场面临天花板。
另外,海外疫情影响,国外业务也会有很大影响,这也是为什么海康当前取得如此业绩不容易的地方。
这几年,海康转型越来越像苹果,从硬件公司变成服务比例越来越大的软件公司,并且,随着大数据和边缘计算的大规模发展应用,海康这方面有无可替代的优势。
尤其是边缘计算,想想海康那些上千万的终端,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替代。
未来出口业务是海康非常好的看点,只是因疫情将需求延后,只要实现全球化,天花板就高得多了。
海康威视的研发费用——
2018年:44.8亿、2019年:54.8亿。
今年1~9月:47.4亿,全年研发费用应该会超60亿。
科技公司没有别的,要保持技术领先,唯有砸钱做研发,华为就是很好的例子。
海康也是这么一家公司,AI摄像头出货量有望从2018年276万个快速增长到2022年的3458万个,所以,海康在全球大蛋糕还有很大份额可以吃。
四、风险
1、智能化产品推进不及预期。
2、海外竞争、疫情加剧,市场难以扩张。
3、宏观经济、政府支出低于预期。
4、难以找到最适合替代海思芯片的厂商,导致产品品质下降。
五、投资逻辑
20家机构预计海康威视2021年平均净利润为162.08亿元,PE给20~25倍,预计2021年市值区间在3241~4052亿元,目前海康市值为4298.7亿元透支未来业绩。
20家机构预计大华股份2021年平均净利润为45.21亿元,PE给15~20倍,预计2021年市值区间在678~904亿元,目前大华市值为609.82亿元属于合理估值范围。
其他重点资讯——
1、苹果正准备 Airpods Pro Lite 明年上半年推出。据韩国媒体TheLec今日报道称,多个行业高管透露,苹果已经确认将发布 AirPods Pro 的 “Lite”版本(未定名),不支持主动降噪功能,预计它将以较低的价格发售。原因归纳于苹果计划进一步扩大无线耳机市场份额。
2、中芯国际:近期人事情况对公司经营的影响待评估。台积电前COO、技术大神蒋尚义又重新回到中芯国际任职,同时据媒体透露,中芯国际联席CEO梁孟松被曝在董事会上提出了辞职。记者今天以投资人的身份致电公司了解情况。公司回应称对经营影响待评估。
今天中芯国际大跌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3、华为杨海松:明年所有华为自研设备升级鸿蒙系统。按照目前进度,华为到明年所有华为自研设备都升级鸿蒙系统,消费者不需要购买新的设备体验鸿蒙系统。同时,明年华为也将发布基于鸿蒙系统的智能手机。
今年已有美的、九阳、老板电器、海雀科技搭载鸿蒙OS,2021年的目标是覆盖40+主流品牌1亿台以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