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浙江日报
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实现历史性跨越,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
这个增长数字怎么看?如果与改革开放40多年均值相比,确实不是太高。但是,要明白,这个数字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取得的,是在内有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外有贸易保护主义夹击的形势下取得的,而且还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保持正增长的国家,殊为不易。
比数字更重要的是发展的质量和民生的温度。2020年,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现象。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54.3%,消费仍然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科技创新进入收获期,嫦娥登月、天问探星、天眼开放、北斗开通……一系列国之重器取得新进展。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快速发展,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高位增长。这些实质性的突破,令我们对长远未来更加期待。
总的来看,2020年中国经济交出的这份答卷,很了不起,来之不易、好于预期。
过去一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并且将稳就业摆在首要位置,以“六保”作为“六稳”的着力点。这充分考虑到金融、外贸、投资等各领域各环节的重要性和相互之间的密切联系,并且抓住了稳就业保民生这个关键,使各项工作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达到整体最优效果。浙江更是迅速打出减税降费、数字赋能等一系列组合拳,彰显经济治理的系统性思维。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我们只有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才能在稳的基础上积极进取,全面推进复工复产。从这个角度来说,“六稳”“六保”又体现了底线思维。坚持底线思维,把困难设想得更多些,绝不是因为情况不好而气馁,而是有备无患、遇事不慌,为争取到最好结果而不懈努力。
疫情席卷全球,让世界面临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陡升。尽管去年GDP总值增长表现不俗,但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均GDP仍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这些都要求我们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再接再厉,作出更大努力。
对浙江而言,对照“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过去的一年我们踔厉风发、奋勇担当,预计浙江生产总值同比增长高于全国,领跑东部。尽管如此,秉持“没有走在前列也是一种风险”的忧患意识,仍须不断锻长板、补短板。如何让城乡发展更协调?如何把科创大走廊建成创新策源地?这些都不是轻而易举能实现的。我们应将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估计得充分些,把政策措施准备得充足些,找准发力点,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不断放大细节、放大特色、放大优势。
成绩属于过去,但成绩背后蕴含的思维理念和工作方法却值得我们深切体会。只有坚持和运用好系统观念和底线思维,我们才能在GDP突破百万亿元大关的新起点上创造更大成绩、赢得更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