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丨充电桩变“充电装”暴露规划与布局的不合理

这一现象暴露出的问题,值得有关部门及企业反思。

近日,安徽多地出现不少充电站的充电桩无法充电的现象,有的无电源接入,有的连运营单位都已不知去向,大量充电桩成“摆设”。在安徽淮南市政务服务中心停车场,记者看到现场安装了100多个充电桩,但是这些充电车位上停放的都是燃油车。据现场保安说,这些充电桩全部都无法使用。用手机扫码充电,也都显示乱码,拨打服务方留下的400电话,也提示号码不存在。

当地有关部门指出,其中部分是因为充电桩设备老旧,造成不能升级改造,另外就是,因公司经营发生困难导致的充电桩不能使用。

从媒体的调查可以看出,由于充电桩分布不合理,导致使用效率不高,一些企业出现了运营困难的情况,甚至难以收回成本,逐渐失去维护能力。这一现象暴露出的问题,值得有关部门及企业反思。

快评丨充电桩变“充电装”暴露规划与布局的不合理

↑央视新闻报道截图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车推广成为国家战略,各地也纷纷出台对相关行业的扶持政策,让充电桩建设更上了一个台阶。

然而,在新能源车行业发展以及配套充电桩的建设过程中,个别发展误区应当提防。就地方而言,在包括充电桩的规划上要避免过度冒进,应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市场实际需求等方面进行事先调研,而不能任由拍脑袋决策,对充电桩建设采取过于粗放的数量投放指标。

充电桩建设除了规划应当更加科学理性,也要更加重视其布局。如业内人士指出,有些地方充电量大,而充电桩数量不多,有些地方充电量小,而充电桩存在闲置现象。在未来建设中,有关部门和电动车销售企业、充电桩运营企业应加强联动,实现大数据共享,对充电桩建设地区的电动汽车数量等情况有更多的数据掌握,从而更加全面预估其所需充电桩数量,避免电动车实际投放数量与充电桩数量不匹配的问题。

同时,由于充电桩行业准入门槛不高,吸引了大量企业进场。亿欧智库一份研报指出,目前国内充电桩设备领域相关公司数量超过300家,竞争激烈,行业整体利润偏低。其中不少充电桩企业并不具备充电模块等核心技术,而是通过采购各种部件组装生产。

此类企业缺乏技术竞争力,同时为了追求扩大市场份额大打价格战,然而其组装产品的质量却难以尽如人意。由此一来,价格看似低廉但质量不高的充电桩被投放,其运行的有效寿命就难以保证。这也要求有关部门对充电桩行业要进行规范引导,逐步提升其技术和质量标准,对于那些只靠组装毫无技术含量的企业应予以淘汰。

据悉,针对一些老旧充电桩设施,安徽有关地区已经开始移址重建;针对部分企业因主营业务受损,导致充电桩不能使用的,首先由辖区地方政府对企业进行约谈,提出整改意见,对企业不能承担主体责任的,由辖区政府依法依规进行处置。这些善后举措有助于解决之前充电桩变“充电装”所带来的资源浪费、耽误车主充电等问题,而对于其他地区的相关部门而言,也应做好定期考核,及时发现此类问题并予以处理,不要等媒体曝光才后知后觉的跟进。

据中国充电联盟发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4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28.7万台;而截至2019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81万辆。新能源车桩比约为3:1,远低于《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规划的1:1。这意味着,充电需求仍存较大缺口。从长远来看,充电桩建设仍需要加大投入,但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企业,都应同时兼顾“远景规划”与当前发展实际情况,尤其是政府在充电桩质量标准、充电桩企业日常运营服务质量等方面还要加大考核,推动优胜劣汰,坚决不让质量低劣、缺乏运营的“充电装”进场。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毕舸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455 字。

转载请注明: 快评丨充电桩变“充电装”暴露规划与布局的不合理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