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震荡,央行降准,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宁组合”暴涨……距离去年股基冠军陆彬的上一封致投资者信已经时隔1个月,作为新锐基金经理中“敢说敢做”的代表人物,面对市场的最新变化,陆彬近日又出来发声了。
“全面降准这个超预期消息缓解了市场对于流动性的担忧,同时过去一段时间的结构性行情也让市场出现了一些新的机会。”陆彬表示,比如部分大盘价值及大盘成长股已具备不错的隐含回报,未来投资他主要会聚焦四大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在6月中旬给投资者的信中,陆彬明确表示下半年要相对谨慎,后续市场的发展也基本印证了他的判断,上证综指出现震荡调整。不过陆彬管理的汇丰晋信低碳先锋股票近一个月仍然涨了近20%(截至7月13日),这其中都发生了什么?
汇丰晋信低碳先锋股票近一个月涨幅
下半年投资需要“攻守平衡”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决定,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除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部分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外,对其他金融机构普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
这条消息并未改变陆彬此前“相对谨慎”的观点。今年6月14日,陆彬在致投资者信中写道:市场风险正在慢慢积累,2021年下半年,我们会采取“相对谨慎”的策略,对基本面持续性的要求更高,对估值容忍度更加严苛。
一个月后,面对市场的新变化,他对记者坦言,全面降准有望缓解投资者对于流动性的担忧,但大部分景气成长行业二季度涨幅较大,估值大幅上升,下半年仍需要密切跟踪各行业2022年的基本面强度和趋势。同时,一些行业经过上半年的调整后,估值已经回落到历史底部区域,一旦基本面出现拐点,就有可能迎来估值修复。
陆彬端午时的致投资者信
陆彬表示,他会不断根据基本面和估值的变化去动态地为投资人寻找投资机会和规避风险。今年春节时他曾因为过高的市场估值而谨慎,3月、4月也因为看好跌出来的机会而乐观。相对而言,在去年涌现出一批新锐基金经理中,他是比较“敢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与持有人也始终保持着投资想法的沟通,帮助投资人更加理性地看待市场。
“今年的新能源板块,在年初下跌后,不但涨了回来,还创新了新高。从最终的结果来看,可能直接‘躺平’的方法也不错,但是因为我想要降低产品的波动性,所以就做了一些择时操作。其实,要踩准择时点很难、很考验人性,但是为了提升用户的持有体验,我可能不得不让自己陷入这种择时‘焦虑’之中。”陆彬说。
从汇丰晋信低碳先锋股票表现来看,截至7月13日,近一个月净值涨幅接近20%。具体到配置策略,陆彬表示,目前资产配置攻防仓位大约各占一半。一方面,从未来一两年的维度来看,低估值的地产股、大盘价值及大盘成长股继续向下调整的概率已经比较低,部分标的目前已具备不错的隐含回报,因此他将其作为偏防守仓位;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和周期等板块,业绩仍有比较大的弹性,进攻性会比较强。
新能源或是贯穿全年的机会
陆彬认为,新能源中关注度最高的是新能源车和光伏,而今年最好的自然是新能源汽车,这种表现都源于基本面的支持。不仅国内需求乐观,海外市场的需求更是超预期,今年新能源车涨的不是估值,而是对2022年的业绩预期,是实实在在的业绩行情。
“流动性环境出现变化后,如果后期海外没有出现比较大的政策收紧,那下半年市场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陆彬说。
具体而言,他看好四大方向的机会:
1、 核心资产
今年核心资产的重点就是新能源汽车,这个机会可能是贯穿全年的。虽然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新能源汽车已经涨了不少,但是相对其他一些核心资产而言并没有太贵,且从基本面来看强度很高,无论是政策还是行业空间都不错。在新能源汽车“金九银十”的行业旺季到来之前,行情出现了“抢跑”,正是因为有基本面的支撑。
“不过,涨得快也意味着必然未来很有可能会有较大的波动,如果想要控制波动就要做择时,这也是近期让我陷入焦虑的问题——如何在为投资人获取超额收益的同时控制好波动,这可能也是困扰不少同行的问题。”他说。
2、 金融和地产
年初配置的金融、地产对陆彬的基金净值实质上是产生拖累的,不过这些行业的估值已经到了历史极值。
陆彬认为,地产行业的变化可能会较快到来,这有点类似2019年四季度时他判断新能源政策拐点的感觉。在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背景下,长期看,地产存在一定的基本面逻辑;若看短期投资,又有可能出现政策拐点。在这方面他已经做了不少准备,可能会需要较长时间的等待,但会持续跟踪。
3、 周期
陆彬认为,经过一季度的上涨之后,如今周期板块的机会自然是和年初不能比的,现在已到了周期板块的“下半场”。他坦言,如果没有碳中和的大背景,他可能已经不关注周期了,不过目前来看,与碳中和相关性较强的周期行业仍有望存在持续性机会。
4、 偏成长方向
年初以来,陆彬更多看的是小盘成长股,市场表现出色。“由于‘茅指数’市场风格的原因,之前有不少小盘成长股估值便宜、公司质地好,而大盘成长股估值高;如今情况可能已经相反,一些大盘成长股估值已经比较合适,虽然弹性可能没有小盘成长股那么好,但已出现了一些具有潜在回报的机会。”他说。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