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造车”到“造梦”,汽车圈的这点“小变化”由何而来?
最近两个月,汽车板块迎来大涨,一众新能源车企仿佛乘着火箭,市值一跃冲天。领跑的无疑是特斯拉,截至美股12月14日收盘,其市值已经涨超6065亿美元;比亚迪领涨A股,涨幅达10%,市值首次突破5000亿元;蔚来市值一举跃过了通用、宝马,近一年涨幅高达58.5%。
不仅如此,小鹏、理想市值也一路看涨,远远将标致、雷诺和起亚等知名传统车企甩在后面。而在他们身后,还有恒大、威马、零跑、天际、哪吒等前赴后继……甚至ARCFOX、岚图、智己等传统车企孵化的品牌也要跃跃欲试。
回顾之前的汽车发展史,我们谈起车企,更多是专注于造车这件事,是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技术的提升。当时间进入到21世纪,随着环保理念开始盛行,也引发了汽车行业的新思考,新能源汽车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从政策层面上来看,中国、欧洲以及美国等全球主流市场的新能源政策力度不减,电动化、智能化继续向前发展的趋势势不可挡。在此背景下,汽车行业洗牌加速,落幕与新生的车企更迭频繁。
当特斯拉“造神”成功后,造车这件事似乎开始偏离原有的轨道。何曾想到有一天,造车突然就变成了一件可以“跑马圈地”的“资本游戏”,兴起时间不长的造车新势力会在资本市场爆发如此强大的“小宇宙”。想想去年,新势力们还在比惨,上半年又挥手告别了一些同行,结果2020下半年,新能源车企逆风翻盘,销量、股价、市值一路上涨,一出出“造车神话”接连上演。
所谓存在即合理。有分析认为,随着科技赋予汽车各种智能化属性,汽车股已经变成了可以为梦想窒息的科技概念股,一个极具成长性的概念股无疑可以带给投资人更大的想象空间。同时,随着汽车行业被越多的谈及,羊群效应产生,其也被更多地关注使得估值提高。特斯拉就是最典型的代表,目前其市值已经高于大众、丰田、日产、现代、通用、福特、本田、FCA和标致九大传统车企的总和。
不过,我们需要警惕的是,“造车神话”固然精彩,虚假泡沫也真实存在。现在新能源车企的股价暴涨,就如同前几年新能源市场被政策捧出来的销量虚高那般。
就特斯拉来说,美国CNBC网站称,如此高的市值引发市场质疑,特斯拉正在为年产50万辆的里程碑“冲刺”,但这一产能即便实现也远低于传统车企,甚至不到全球汽车销售总量的1%。针对上述情况,有分析师警告称,特斯拉股票在12月21日纳入标普500指数后或许会开启下跌进程。
这也是所有新能源车企都在面临的问题,没有谁能够出售足够数量的电动车,以证明自身飙升的市值是合理的。
我们知道,新能源车企无论是融资还是IPO,都是为了解决缺钱这个问题。有分析表示,传统汽车转型新能源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造车新势力们产能爬坡、研发新品也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些因素都促成了车企扎堆上市的外部诱因。
在政策和时代东风的助力下,特斯拉凭借一己之力,拉动了新能源产业概念股股价的飙升。这对于急需资金“输血”的新能源车企来说不算是坏事,至少能解燃眉之急。但同时也让一些“投机”车企蠢蠢欲动,计划进入资本市场,能够快速实现资本变现。
我们很难预判,新能源车企的超高市值何时会跌落“神坛”,但是,新能源行业当前面临的种种问题确是不容忽视的。就行业来说,始终有安全问题,残值问题和充电问题这三座翻不过的大山。仅今年,威马自燃、理想断轴等一系列问题集中爆发,以及随后的推诿态度,都让消费者的信任度减分,也让新能源产业的劣势尽显无遗。
就新能源车企来说,资金紧缺或许能稍稍喘口气,但产能、销量不足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资本市场远比我们想象的理性,如果新能源车企技术、销量一直没有实质提升,无法实现盈利的话,迟早会被资本放弃。
目前,在政策的加持和资本市场的推动下,新能源市场已经经过一轮洗牌,留下来的蔚来们的竞争也进入到了下一阶段。当回归到现实的竞争中,面对造车这件高投入、长周期的“苦差事”,新能源车企必然要从“造梦”回归到“造车”本身,只有脚踏实地,才有走到终点的可能。
文/李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