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的消息面总体偏冷:
1,美股受其国内CPI涨幅(5.4%)超预期及中美摩擦有升级趋势的影响,上周五大跌;
2,美元指数有重拾升势的迹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可能展开新一波贬值;
3,中办国办“零容忍”意见发布后,证监会又有大动作,查办16起重大案件;
4,央行发布白皮书,详解数字人民币研发进展;
5,“缺芯”背景下,汽车行业巨头扎堆入股芯片企业,车载智能芯片业务亟待拓展。
“避险”将成7月下旬主旋律
美股上周五的大跌早有征兆:一方面受其国内刚刚公布的6月CPI同比激增5.4%的影响——涨幅刷新13年来的最高纪录,其中二手车和卡车指数的同比增幅更是高达45%;另一方面,中美摩擦有升级趋势(具体事件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又是老美率先挑衅)。
实际上,不是韭戈提醒大家“避险”,美股投资客已经提前开始行动了——中美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CPI涨幅超预期带来的高通胀压力,将使得7月28日到来的“美联储议息”更加受到市场的关注。
美国货币政策收紧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一直高悬在全球投资市场的头顶上,7月28日的“议息会议”大概率还是不会有实质性的“收紧”举动,但在此之前大资金肯定是以“避险”为主,不会轻易上攻的。
从技术指标看,创指下周出现日K线二次“顶背离”的风险基本不可避免,深指略好,但最多稍晚个一两天,沪指则有再次探底考验3500点的可能。
哪些板块可能成为临时“避风港”
减仓防守、多看少动,这是韭戈给自己定下的7月下旬总基调。
看,主要看资金会选择哪些板块作为临时“避风港”(有可能会揭示下半年的资金流向)。上周五韭戈认为“医美”的可能性较高,这是比较偏向“积极”的选择——大资金从锂电、芯片、光伏等最热板块流出后,总要流向相对安全的洼地,医美板块从技术指标看,是“攻守兼备”的选择。
如果根据周末的消息动态,再偏向“保守”点的话,“大消费”也有可能成为大资金的临时避风港。一是这个板块人气高(接盘的多)、体量大(利于进出),二是整个板块调整时间比“医美”还要长,部分龙头已经体现出价格上的优势(请注意,只是价格上的,技术指标尚未发出见底的显著信号)。
跟“大消费”同样具有较大体量,对大资金进出有较大便利性的,还有上周五大涨的“军工”,但韭戈还是维持之前的判断——突发事件的驱动,暂时还未化解技术指标显现的回调压力,周一复市如果高开的话,投资者更要防止“冲高回落”的走势。
细心的粉丝肯定记得韭戈上周关于“大象”有被“绑架”迹象的分析,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大象”可能会因为出于护盘或者打压指数的需要,会频繁“异动”。针对这种情况,投资者要冷静:在趋势改变前,或者说市场的风格真正切换前,“大象”异动很难持续,投资者要“管住手”,最起码不能去“追高”。
来源:驴思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