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经济增速“成绩单”将于10月18日公布。今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恢复态势,但三季度以来,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国内经济运行也面临汛情干扰、疫情散发、大宗商品价格高企等挑战,国内经济面临稳增长、防通胀和调结构多重压力。
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经济学家认为,三季度经济同比增速将会继续回落,跌破6%。而全年来看,预计实现8%以上同比增长无虞,两年复合增速能实现5.0%以上。专家认为,四季度,稳增长的主要政策抓手在于财政政策发力,推动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扩大投资。多数人士认为货币政策还是会坚持稳健取向,维持流动性合理适度。
三季度GDP同比增速
或进入“5区间”
三季度以来,国内经济运行受到来自国内外的多重因素挑战。尤其是,汛期洪灾频发,电力、煤炭供应持续偏紧等影响,加大了经济下行压力,也使得市场对于经济形势的判断趋于谨慎。
根据Wind统计,市场机构对三季度GDP同比增速的预测平均值为5.5%,而最大值为6.1%,最低值已经跌破了5%。
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8月份、9月份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经济活动尤其是服务类和消费类活动的复苏进程受到一定冲击,根据团队测算,预计三季度经济增长5.4%左右。
光大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三季度,经济受到了疫情、汛情、部分地区限产限电的多重冲击,我们将三季度的单季度GDP增速小幅下调至5.1%。
如何看待下半年经济同比增速放缓?伍超明表示,一个原因是去年同期基数提高。如果看两年平均增速,据团队测算,三四季度分别在5.2%、5.5%,表明经济在潜在增速水平附近运行,处于合理区间,没有失速风险。第二个原因确实存在经济复苏动能放缓。比如,疫情反复冲击影响,以及周期性的下行力量仍然存在等。
除此之外,高瑞东还谈到,输入型通胀、房地产销售增速持续下行等也都是拖累因素。
经济滞胀了吗?
最新公布的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PPI同比增速突破两位数,创下新纪录。今年以来,以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叠加海外通胀水平持续走高,市场出现上游产品涨价向下游传导和输入性通胀共振的担忧,加之疫情反复对经济复苏进程形成干扰,“滞胀”成为市场一直讨论的问题。
目前市场还并未形成共识。建行金融市场部研究员童浩翔在研报中表示,滞胀通常指停滞性通胀。在2011年后,我国并未出现明显的滞胀现象。仅在2019~2020年出现较为明显的经济增速下滑和通胀。2019年二季度到2020年三季度的通胀主要来自食品价格的快速上涨,CPI食品项连续13个月保持超10%的增长;增速下滑则源于疫情的突然爆发。本轮经济中不存在显著的通货膨胀压力。展望今年后期,基数效应下,PPI将暂时性维持高位,但四季度大概率走弱。受上游成本传导影响,CPI将缓慢回升但不构成压力。未来,经济的压力并不在于生产端或消费端的通胀,而在于当前各项经济数据低于预期所体现的增长动能不足。
伍超明表示,短期内经济有滞涨的风险,但这种风险是由疫情冲击下的供给短缺或供给紧张导致的,并且通货膨胀水平的提高是结构性的,目前并没有演变成全面性通胀。
高瑞东认为,三季度,经济增速下行,价格持续走高,从表观数据来看,经济确实体现了“滞胀”特征。但一方面我国的通胀压力是结构性通胀,另一方面,经济增速下滑,来自于基数扰动、国内外疫情扰动、输入型通胀压力等因素。
四季度经济
将整体延续复苏态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期刊China Economist近期发布2021年三季度“中国经济学人热点调研”结果显示,经济学人预判2021年全年GDP增速为8.2%左右。
伍超明表示,预计四季度经济将整体延续复苏态势,四季度GDP增长4.5%左右,全年增长8.3%。从三驾马车来看,四季度整体投资动能趋缓,消费端延续弱修复,出口增速有望平稳回落。
高瑞东对记者表示,预计四季度单季度GDP增速约为4.6%,对应两年复合增速约为5.5%,全年经济增速约8.3%左右,对应两年复合增速约为5.3%。
“今年四季度,我国将逐步接近群体免疫状态,居民出行半径会进一步扩大,消费有望在明年上半年维持温和复苏态势。同时,随着专项债进入放量发行期,‘十四五’重大项目陆续开工,基建发力有望持续到明年一季度。此外,中游设备制造和高技术制造业链条,将拉动制造业投资中枢温和上行。”高瑞东说。
而房地产投资方面,近期,央行两次提到房地产。高瑞东认为,在“房住不炒”大纲领下,商品房销售增速继续回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增速下行,地产投资将进入慢速回落的区间。但由于地产投资主要由往期新开工项目的施工构成,因此地产投资有较强韧性,不会失速下滑。
“四季度,稳增长的主要政策抓手在于财政政策发力,推动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扩大投资。”高瑞东表示,上半年,经济复苏势头良好,财政支出进度和专项债发行规模不及正常年份,为下半年发力预留了充足空间。随着下半年内外部经济形势发生变化,9月1日国常会部署,要统筹做好跨周期调节,发挥地方政府专项债作用,带动扩大有效投资。接下来,随着专项债进入密集发行期,基建投资有望持续反弹,稳定内需,平滑经济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