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条红线”浮出后一个月 房企融资规模大幅收缩近25%

财联社(北京,记者 李洁)讯,自8月20日央行、住建部召开重点房企座谈会,融资新规“三条红线”浮出水面至今已有1个月时间。

根据贝壳研究院统计,近30天内房企债券融资规模明显缩水。按发行日期,8月20日-9月20日房企境内外融资规模约992.7亿元人民币,较前一月(7月19日-8月19日)减少24.6%,规模收缩约四分之一。

其中,房企境外融资规模约280.9亿元,较前一月大幅降低45.6%,占比整体融资规模约28%。

“房企融资规模收缩25%,主要受到境外债市的负面拉动,外部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导致今年4月后的境外债市低迷。”贝壳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潘浩表示。

不过,房企在境内融资方面则相对平稳,近一月内房企境内融资规模约711.8亿元,较前一月微增0.6%。

据了解,近段时间房企境内债发行较为密集。仅9月21-22日,便有恒大、碧桂园、招商蛇口、华夏幸福、云南城投、世茂股份等多家企业发布境内融资公告。

其中9月22日,恒大地产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规模为40亿元,票面利率为5.80%;华夏幸福2020年公开发行公司债券规模12.5亿元,票面利率7.09%。9月21日,华侨城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规模为10亿元,票面利率为4.38%。

“随着以有息负债为核心的‘三条红线’监管措施的逐步落地,大多数高负债、高杠杆的房企的债权融资活动将会受到较大限制,更多的只能在原有的负债规模内发行新债来置换到期债务和置换之前较高成本的债务,因此未来房企境内外的发债规模难以继续扩大,而这一点,也是目前各家房企抢在当前的窗口期快速、密集发债的原因之一。”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告诉记者。

潘浩认为,融资新规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期,在逐步消化前期计划性发债后,境内债市规模或将进一步收缩,在收紧节奏上预计将继续采用阶段性、选择性等平稳方式过渡,防止在政策升级过程中造成房企大量债务违约风险。

9月14日,央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针对房地产企业的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前后差不多酝酿了将近两年的时间。下一步,央行将会同住建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部门,跟踪评估执行情况,不断完善规则,稳步扩大适用范围。

财联社记者从参与此前央行、住建部座谈会的知情人士处获悉,自9月1日起,融资“三条红线”已在12家房企试点实施,这些房企包括碧桂园、恒大、万科、融创等。

记者独家获得的一份监管部门下发的《试点房地产企业主要经营、财务指标统计监测表》显示,监管部门要求试点房企每月15日前提交这一表格,该监测表共涉8项财务指标,分别为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未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净负债率、现金短债比、权益口径购地金额、权益口径销售金额、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否连续为负、有息负债,其中涵盖了融资“三条红线”指标。

贝壳研究院指出,2020年9-12月,房企到期债务规模约360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149亿元规模大幅增加68%,结合实现全年销售目标的业绩压力,房企下半场或面临更为艰难处境,不排除多家房企将选择以价换量的方式抢占客户资源。

“今年下半年整体对房地产金融侧的管控力度明显增强,预计房企的内外债规模很难再出现明显增长,加快存货的去化速度以及通过合作开放,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会在房企中表现得更为普遍。”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说。

“房企应该认真对待,尽快按照指示调整自身的负债结构。但负债率短期内是很难调下来的,短期融资会受到很大冲击。”一家TOP20上市房企副总裁告诉财联社记者。

潘浩则表示,融资新规对房企影响差异明显,因此其警醒目的较强,更多的是提醒房企不断优化自身财务结构,增强抵御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能力,从而保障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521 字。

转载请注明: “三条红线”浮出后一个月 房企融资规模大幅收缩近25%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