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总裁苏恒轩:寿险业补偿式发展已接近尾声 新基建形成保险资金新风口

财联社(上海,记者 丁艳)讯,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成为全球最大的黑天鹅事件,其深刻影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走向。而中国寿险业亦在面临转型,其应该如何顺应趋势,应对新冠疫情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人寿总裁苏恒轩在10月15日“中国寿险业转型发展峰会”上表示,“我国寿险业目前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但补偿式的发展接近尾声,眼下正面临三大难题:传统驱动红利消退、结构性矛盾、新业态冲击,这些都倒逼寿险公司加快转型,叠加疫情冲击又按下寿险公司转型升级‘加速键’。”

同时,苏恒轩认为,“后疫情时代促进经济复苏等举措也为寿险转型升级提供了四大新机遇,主要包括新需求成为提升保障水平新动力、新市场打开寿险发展新空间、新基建形成保险资金新风口、新技术加速转化为发展新动能。”

新业态冲击迫使寿险公司加快转型

从传统驱动红利消退倒逼寿险公司加快转型角度来看,苏恒轩认为,寿险行业正经历由要素驱动转向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如何尽快渡过新旧动能转换期至关重要。

比如销售队伍,截至2020年上半年,我国保险代理人已达971万,已接近美国、日本等海外成熟保险市场保险从业人员的密度。考虑到我国保险业还处于一个初级发展阶段,城镇化率仍有上升空间,仍能吸引、吸收大量的劳动力,但从整体来看,依靠人力规模增长推动保费增长的业务模式不可避免逐渐放缓。

再比如投资收益,新冠病毒对全球经济影响前所未有,实体经济需要在后疫情时代逐步恢复。而在全球经济未全面恢复前,投资不确定性必然会有所上升,也导致资产驱动型的发展模式越来越难。

其次,结构性矛盾倒逼寿险公司加快转型。当前寿险业发展中存在周期性、结构性和体制性问题,但最为突出的仍是结构性问题。产品层面,保险产品同质、价格竞争严重的同时,一些领域由于种种原因缺乏关注。

比如,我国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分别高达2.7亿和1.2亿,这类人群的保险意识强,但保险产品供给远远不足;客户层面,部分客户被过度开发,购买保单达到5-8件,而同时还有大量客户仅有一件长险或短险。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寿险保单持有人只占总人口的8%,人均持有长险保单0.13张;区域层面,大中城市城区网点密布,而在县和乡镇地区还存在大量空白。

第三,新业态冲击迫使寿险公司加快转型。近年来除传统金融产业内部相互竞争外,互联网金融也加速渗入保险领域,借助百万医疗、互助、普惠险等产品,通过低门槛快速获取大规模流量。截至2019年,中国网络互助覆盖人数达1.5亿人,预计2022年网络互助覆盖人数将达3.9亿人。

新基建形成保险资金新风口

同时,苏恒轩认为,面对百年未见之大变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这一重大战略构想的提出为寿险转型升级提供了四大新机遇,包括新需求成为提升保障水平新动力、新市场打开寿险发展新空间、新基建形成保险资金新风口、新技术加速转化为发展新动能等。

首先,新需求成为提升保障水平新动力。国内大循环的启动离不开需求端的释放,而研究表明社会保障水平越高,消费动力越足。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已实现“全覆盖、保基本”,但“多层次、可持续”有待进一步提升。

比如,2019年我国居民医保、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率分别为4.5%、7.5%,较2010年下降了近30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随着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性面临巨大挑战。因此,寿险业必须深入思考,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指导下,如何抓住参与和服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机遇。

其次,新市场打开寿险发展新空间。双循环意味着大市场,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等区域战略,城市群、都市圈的出现,打破了过去行政区域主导的人口、资源流通模式,势必带动寿险产品设计、销售、服务模式的改变。

同时,新基建形成保险资金新风口。新型的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城市化等迎来巨大投资空间,与保险资金的周期长、规模大、来源稳定等特点高度匹配。寿险资金可通过布局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投资,既能形成稳定的长期回报,也有利于缓解资负匹配缺口问题。

此外,新技术加速转化为发展新动能。当前数字化、互联网化、智能化已在寿险企业得到长足发展和应用,数字化基础平台全空域、全流程、全场景、全解析和全价值的特点,正全面改变产品、销售、服务、投资全价值链,并对寿险公司决策、精算、财务、组织架构等各个管理环节产生深远影响。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801 字。

转载请注明: 中国人寿总裁苏恒轩:寿险业补偿式发展已接近尾声 新基建形成保险资金新风口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