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白云机场,一支39人的队伍乘坐航班飞往沙特阿拉伯,支援沙特智能电表项目工程建设。他们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为沙特智能电表项目组建的首批专业技术支援队伍,包括参建单位技术、施工、商务等多方面的专业人员,随机还运送了药品和口罩等防疫物资,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沙通航以来首批国内人员获准赴沙特。
今年3月份以来,沙特疫情蔓延。国家电网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迎难而上,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一个月内即完成了首批电表采购、联调及境内外运输,完成了通信组网和头端系统搭建,顺利按时上线沙特首块智能电表。目前,已完成超过230万只智能电表安装,创造了令人赞叹的“中国速度”。
中国服务“走出去”
沙特智能电表项目是目前世界上单次部署规模最大的智能电表项目,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沙特“2030愿景”战略规划对接的重大成果。项目位于沙特西南部,工程范围包括部署安装500万只智能电表以及配套头端系统和配套终端设备,提供项目技术服务、设备集成、安装调试、运维、培训全方位服务,将通过智能化数据信息采集管理,为沙特电力公司用电管理、辅助决策提供数据支撑,造福沙特民生。
沙特政府对项目高度重视,于2019年4月份至8月份邀请8家企业开展了严格的前期测试,国家电网中电装备公司是其中唯一一家中国企业。项目副经理梅海江带领技术团队,顶着40多摄氏度高温,10天内辗转12座城市,对每一块电表实地站勘,组织各电表厂家结合现场站勘情况,开展方案设计及互联互通测试。最终经过激烈竞争,于2019年12月份成功中标。
该项目是国家电网公司“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首次大规模进入海外市场,项目实施有助于带动国产技术标准和服务“走出去”,预计将带动中国技术和设备物资出口超20亿元人民币,促进两国能源合作互利互通。
织密疫情防控网
出人意料的是,项目签约不久便逢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在此情况下,坚决扎牢织密疫情防控网成为做好沙特智能电表项目的前提。
境外疫情暴发以来,中电装备公司第一时间成立应对境外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导项目部制定疫情防控专项应急预案,要求境外项目把好“三关”(健康检查关、筛选上岗关、安全生产关)、做到“三到位”(物资供应保障到位、防范措施到位、监管责任到位),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沙特智能电表项目涵盖9个分部1650个施工队伍,日均3500余名工人现场作业,高峰期现场作业人员达到5000人。“项目现场点多线长、人员分散、接触面广,庞大的现场人员架构给疫情防控带来了极大挑战。项目部所有防疫措施均参照中国国内疫情防控经验,并结合沙特实际,有针对性地制订差异化防疫举措,实施中外人员一体防控、分别管理。”项目总协调人魏利民说。
项目部采用“电子打卡”实时跟踪人员健康状态,并制订了疫情防控手册,强化防疫宣传,引导全员科学防疫。魏利民介绍,当地工人以印巴、沙特籍为主,普遍认为只有生病才需要戴口罩,项目部在充分尊重当地员工宗教信仰和习俗前提下,开展专门培训和案例引导,一方面做好防疫知识宣传,另一方面通过做当地主要管理人员的工作,使之发挥示范作用。“目前,现场当地员工全部自觉主动戴口罩了。”魏利民说。
保障项目按期推进
中电装备公司深知沙特智能电表项目对沙特政府、业主沙特电力公司的重要意义,项目按期推进既是履约要求,更是践行对相关各方的承诺。
非常时期,项目前方执行团队9名干部员工毅然担负起数倍于常规的工作量,放弃全部假期,克服人员紧缺、高温施工、疫情环境、个人病痛等困难,分三地现场组织管理施工、仓储、防疫等工作。同时,后方技术团队在北京、南京等多地通过视频远程联络,前后方24小时联动,无时差密切配合,协同作战。
项目经理周晓萌介绍:“现场项目部的作息在白天几乎做到和国内同步,在夜晚做到与业主同步,经常在凌晨两三点还在与业主协商分配方案,校对当天的安装数据,商议现场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等。业主聘请的咨询公司人员遍布全球,开会不分时差,项目前方人手有限,‘连轴转’是常有的事。”
项目部在一个月内即完成了首批电表采购、联调及境内外运输,精心组织现场试验和施工动员,完成通信组网和头端系统搭建,在国内疫情最严峻时期,实现沙特首块智能电表顺利按时上线;经过8个月左右的齐心奋战,先后创造了在沙特境内达成第100万、第200万块智能电表安装纪录,电表安装最多一天达5万块,累计安装完成超过230万块。
沙特电力公司麦地那地区对接负责人阿里对项目最大的感叹就是“中国速度”。他说,沙特智能电表项目“24小时三班倒”,在疫情期间保障了项目按期高质量推进,“这在沙特从没有发生过,太了不起了”。阿里没有来过中国,通过这次项目合作,他感受到中国企业“很积极负责,也很真诚”。
中电装备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项目建设将按期推进,以实际行动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带来的冲击,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助力全球经济回暖作出贡献。(经济日报 记者 王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