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杨万里
医药研发外包板块遭遇“绿色星期二”。
9月13日,CXO概念股集体下挫,凯莱英仅开盘25分钟便触及跌停板。截至收盘,该公司股价为150.85元,总市值为558.1亿元。
值得一提,二季度有742只公募基金合计持有公司21.43%股份,今日可谓吃了一碗冷面。
股价之所以波动,与一则消息有关。第一财经报道,传言美政府准备签署一项行政命令以帮助扩大美国的生物制造。市场担忧在于,这会影响医药研发外包企业的投资逻辑。
凯莱英对外回应称,“公司与美国的合作是在小分子化学药领域的CDMO订单,没有生物药方面的合作”。
即使安抚市场情绪,股价依然没能拉起来。
投资者的紧张之处是,凯莱英超过八成以上的收入都来自境外,受海外因素影响较大。数据显示,国外(包括北美、欧洲、除中国大陆地区以外的亚洲地区)收入占营收比例为86.21%。
资料显示,凯莱英主营业务为小分子CDMO服务(商业化阶段+临床阶段)和新兴服务,分别占营收比例为92.12%、7.80%。
CDMO业务是指帮助创新药企业生产和制造新药,属于CXO的细分领域之一。机构预测,到2025年国内CDMO行业规模将超过1200亿元,复合增长率超过31%。
凯莱英的战略是坚持技术驱动,聚焦于创新药CDMO业务领域。
从行业发展潜力看,2022年上半年,美国生物科技行业一级市场融资额超170亿美元,是2017年全年融资额的1.4倍。医药外包行业的订单来自创新药企,医药行业融资数额越大,该行业景气度越高。
业绩方面,2016年至2022年上半年,凯莱英的归属净利润分别为2.527亿、3.413亿、4.283亿、5.539亿、7.221亿、10.69亿、17.40亿,分别同比增长64.60%、35.04%、25.49%、29.32%、30.37%、48.08%、305.31%。
从二级市场表现看,得益于业绩增长+行业景气度,自2016年11月上市以来,凯莱英累计涨幅超过1200%,即涨超12倍。值得一提,其股价曾最高涨超32倍,是一只妥妥的大牛股。
不过,从去年12月份开始,凯莱英进入了下跌通道。从2022年年初以来,该公司累计跌幅为51.36%,即股价腰斩。
在凯莱英回调过程中,同行公司跌幅也不小。例如,泰格医药年内跌超25%、药明康德年内跌超35%、康龙化成跌超40%。
我们关注到,CXO赛道前期涨幅大,积累了不少获利盘。加上近一年受美联储加息、地缘政治等外围因素冲击,医药研发外包企业进入了估值下修阶段。
此外,某知名投资机构早在2021年第二和第三季度相继退出凯莱英、泰格医药等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该事件一度引发了投资者对CXO企业的投资信心。
医药板块曾是投资者心中的“小甜甜”,特别是在2019年-2020年期间,一波慢牛行情铸造了一批翻倍股。
而从2021年开始,大部分医药股纷纷下行,无论是创新药、疫苗还是医药外包等细分领域的公司,不少知名个股为下跌状态甚至腰斩。
从短期看,在经过一轮大幅回调后,市场整体信心有待恢复。中长期看,在国内人口老龄化加剧、工程师红利大背景下,部分药企仍有投资机会。
你们还看好医药吗?欢迎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