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出手,这个国家最终还是“扛不住了”,承认通胀比预期严重

面对高通胀持续“逼宫”,1月意外没有加息的加拿大央行最终还是“扛不住了”,抢先美联储一步进行了疫情暴发后的首次加息。

突然出手,这个国家最终还是“扛不住了”,承认通胀比预期严重

加拿大抢先美联储加息

3月2日,加拿大央行如预期般宣布将其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0.5%,为2018年以来的首次加息,但暂未启动缩表。加拿大央行还表示,为抑制处于30年高位的通胀,未来还将会有更多次加息。


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部首席投资策略师王昕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全球主要央行纷纷加息的大背景是全球经济从疫情中逐步复苏,促使各国央行逐步撤出疫情期间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现政策常态化。


近一段时间来,全球商品价格不断上涨加剧了通胀压力,也是促使各央行出手加息的原因。此外,今年在美国加息预期不断上调的过程中,美元走势仅表现为区间波动,也反映出市场对于各国央行行动大方向一致的预期。

加拿大央行开启加息周期


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暴发后,加拿大央行迅速下调基准利率,从当年2月的1.75%迅速下调至3月的0.25%。此后约两年时间里,加拿大一直维持这一基准利率不变。


需要注意的是,在此前1月份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加拿大央行曾意外维持利率在0.25%不变,称新一波疫情给经济带来了不确定性。


但到了3月,加拿大央行最终还是进行了“迟到”的加息。加拿大央行在声明中称:“随着经济继续增长,通胀压力仍然很高,管理委员会预计未来利率将需要进一步上升。”


对于加拿大央行加息的原因,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加拿大作为大宗商品出口国,将会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中获益,而且加拿大地处北美洲,受乌克兰局势影响较小,货币政策可以更加聚焦于防控国内通胀上涨。


1月加拿大CPI同比增速达5.1%,创下30年最高。在美联储几乎确定3月加息的背景下,加拿大央行提前加息既可以遏制通胀,又能稳定住金融市场。


突然出手,这个国家最终还是“扛不住了”,承认通胀比预期严重

加拿大央行宣布上调基准利率至0.5%,这是该国2018年以来首次加息。-新华社


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Joe Perry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此次是加拿大央行2018年10月以来首次加息,25个基点的加息幅度基本符合经济学家的预期,不过在利率决议之前,其实也有不少市场参与者认为加拿大央行可能一次大幅加息50个基点来控制通胀。


鉴于能源与食品等商品价格持续上涨,预计加拿大央行今后将继续加息。


加拿大统计局2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因食品和住房等成本持续上涨,加拿大1月CPI同比上涨5.1%,刷新30年新高,高于去年12月4.8%的升幅。


对于备受关注的通胀问题,加拿大央行承认通胀比此前的预期更严重,远高于2%的政策目标范围。“持续高企的通胀增加了长期通胀预期可能继续上行的风险,央行将利用货币政策工具将通胀率恢复至2%的目标。”


与此同时,俄乌冲突正导致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飙升,预计将进一步推升通胀。加拿大央行指出,俄乌冲突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既可能带来通胀风险,也可能会拖累经济增长。“局势依然动荡,我们正在密切关注这一事件。”


对于通胀问题走向,王昕杰对记者表示,如果说前期的商品价格通胀主要是源于需求复苏以及疫情导致的供应链不畅,那么最近一两周反映的则是地缘政治冲突对全球供应链的扰动。但随着疫情高峰过去,各国重启经济活动,疫情导致的供应链不畅会缓解,预计通胀将在今年晚些时候见顶。


但与此同时,投资者也需要密切留意乌克兰局势的变化,关注这一事件是否会持续冲击商品市场。


在通胀飙升之际,加拿大经济也在持续复苏。


3月1日加拿大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加拿大去年第四季度GDP增长6.7%,好于预期的5.8%,在零售、建筑和金融等行业的带动下,今年经济增长或仍有不俗表现。加拿大央行表示,今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看起来比之前的预期更稳定,去年第四季度的增长率已经证实了央行的观点:经济疲软已经过去。


在高通胀和经济逐步复苏的大背景下,未来加拿大央行可能会进入加息“快车道”,但最终政策路径仍将取决于经济数据。目前市场押注加拿大央行利率将在今年6月会议后达到1%,较目前水平高出50个基点。到明年3月,市场预计加拿大央行利率将会达到1.75%,较目前水平高出125个基点。

各国央行政策前景仍“迷雾重重”


在加拿大进行疫情暴发后首次加息背后,各国央行未来政策前景其实仍“迷雾重重”。


例如,相对鸽派的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央行)仍举棋不定。3月1日,澳央行维持基准利率在0.1%不变,同时表示乌克兰紧张局势正造成不确定性。澳央行表示,能源价格大幅上涨以及在需求强劲时供应链中断,世界部分地区的通胀率急剧上升,未来许多商品的价格还将进一步上涨。


考虑到乌克兰紧张局势,市场已经降低了对澳央行今年5月加息的押注,目前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澳央行会在8月进行首次加息。


此外,鸽派的欧洲央行也正面临艰难选择:是要侧重于支持疲软的经济增长?还是抑制疯狂的通胀?对此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Philip Lane表示,欧洲央行正在密切关注乌克兰局势的经济后果,待影响变得更加明晰之后,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支持欧洲经济复苏。


即使是对于相对鹰派的美联储而言,未来政策前景其实也仍未明朗。


美联储临时主席鲍威尔3月2日表态,支持3月升息25个基点,但同时也强调了未来政策的灵活性。鲍威尔表示,美联储将在即将召开的3月会议上“谨慎”加息,试图在美国高通胀和乌克兰局势带来的新经济风险之间寻求平衡。


鲍威尔格外强调了未来政策的灵活性,“乌克兰局势、制裁和未来的事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仍然高度不确定。在这种环境下要想制定适当的货币政策,需要认识到经济正在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发展,因此我们需要灵活地应对新数据和不断变化的前景。”


对此王有鑫向记者表示,鲍威尔所谓的灵活性其实就是指货币政策的相机抉择,目前美联储既面临“控通胀”压力,又面临“稳经济和稳金融市场”挑战,政策制定将更加谨慎,在每次议息会议前将视经济指标和市场形势变化灵活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美国爆表的通胀数据中其实也有一些“好消息”。


王昕杰向记者分析称,美国1月CPI同比飙升7.5%,但劳动力参与率的上升让人略感安慰,随着疫苗接种的普及,更多的员工将重返就业市场,减轻薪资压力。还有迹象表明住房供应正在增加,这有望抑制住房成本。


中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可能见顶对美国通胀也有传导作用,尽管这通常需要3-6个月才能显现效果。此外,虽然乌克兰局势推高了近期油价,但是预计高油价会刺激生产商在未来几个月提高产量,预计美国通胀将在上半年见顶,从而使美联储在下半年不再那么强硬。


整体而言,未来央行们的政策仍存在不确定性。


王昕杰对记者表示,乌克兰局势导致了通胀粘性增加。未来分两种情况,如果紧张局势可以边际改善的话,预计美联储2022年可能会加息4次,并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缩表。但是如果紧张局势持续更久,美联储可能不得不更加鹰派,以此来应对通胀飙升。

突然出手,这个国家最终还是“扛不住了”,承认通胀比预期严重

美联储3月可能加息25个基点

美国东部时间3月2日,美联储临时主席鲍威尔在出席国会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听证会时表示,在美国经济持续复苏和通货膨胀高企的大背景下,美联储于3月开始加息是合适的,并提议加息25个基点


自去年中旬以来,美国通胀持续攀升,1月各项通胀指标再创历史新高。对此,鲍威尔预计,美国通胀有望于今年年内回落。他同时强调,如果通胀水平继续居高不下,美联储将“准备采取更激进的行动,在一次或多次会议上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个基点以上”。


多位经济学家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美国经济背景与1970年相似,当时美国也是通胀高企,甚至出现滞胀的情况,时任美联储主席沃尔克在1980年至1982年期间通过提高利率以应对通胀,最终导致美国出现了严重的双谷经济衰退、债务危机,而拉丁美洲出现“失去的十年”。


但是,目前美国通胀率低于当时两位数的水平,而且如今的美联储政策以稳为主,因此“沃尔克时刻”可能不会出现。


鲍威尔指出,在新冠疫苗接种取得进展、经济重新开放、家庭和企业财务状况良好、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相继出台等多重因素影响下,2021年美国经济增长5.5%。


尽管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导致一些地区的经济活动在2022年初放缓,但随着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在1月中旬呈大幅下降的趋势,经济放缓的迹象似乎是暂时的。


另据美联储褐皮书显示,自1月中旬以来,美国经济以温和到中等速度地增长。许多辖区报告称受新冠确诊病例激增影响,一些公司面临业务活动中断、高缺勤率等问题。此外,所有辖区均指出,供应链瓶颈和低库存问题继续抑制经济活动增长。


褐皮书还指出,尽管存在高度不确定性,但是所有辖区均对未来六个月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预计整体经济活动仍将稳定增长。


随着美国经济持续复苏、美国通胀持续高企,鲍威尔称,美联储将逐步退出新冠疫情期间超宽松货币政策,其过程包括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缩减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他倾向于提议并支持美联储在3月货币政策会议上加息25个基点。


虽然鲍威尔在听证会上表态美联储将在3月加息,但对于加息速度和缩表进程仍继续“打太极”。对此,资深金融学家李徽徽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2022年全球经济发展趋势总体上为“变中趋稳”,经济、政策、政治等方面的变化会集中在今年上半年,而今年3月会是关键拐点时期,所以鲍威尔在听证会上的“打太极”也是应对数据和环境变化的一种应对机制,给予美联储更多的灵活性来调整本身传递给市场的信号。


李徽徽补充称,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表态是政治和经济的角力,通胀对于民生和贫富差距的影响较为巨大,也会紧密关系到今年的中期选举,但加息过快或幅度过大也会加大经济“硬着陆”和“经济滞胀”的风险,并且可能外溢到全球经济。所以美联储也在权衡之间的利弊,处于两难的境地。


目前,市场已经完全消化美联储3月加息25个基点的预期。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FedWatch显示,美联储3月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高达97.8%。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国际风险事件升级后,3月加息25个基点的确定性提升,3月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较低。


除了加息之外,美联储的缩表计划也备受关注。鲍威尔称,美联储将在加息进程后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并将“以可预测的方式”进行。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为刺激经济复苏,美联储推出一系列购买计划,如购买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导致其资产负债表达到近9万亿美元。


李徽徽预计,美联储初始缩表的时间窗口为今年7月,初始缩表规模为250亿美元/月,到今年9月将提升到750亿美元/月。


李徽徽对记者强调,“加息影响货币价格,而缩表会直接影响到货币供应量,对经济和通胀抑制作用会更凸显,所以我认为美联储在出台缩表策略方面会更显谨慎,启动时间点会落后于加息时间窗口。”


明明向记者表示,预计美联储会通过2到4次议息会议来提供更明晰的缩表指引,最早或于今年7月开始缩表。他补充道,缩表与加息并行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出现期限利差缩窄、利率倒挂的现象,因此今年缩表与加息的间隔时间较短,出现二者并行的概率较大。

“沃尔克时刻”重现概率较小


鲍威尔在听证会上重申,美联储坚定地致力于实现两大目标:最大就业、物价稳定。在就业方面,目前美国劳动力市场紧张,需求仍非常强劲。虽然劳动参与率有所上升,但劳动力供应仍然疲软,雇主难以填补职位空缺。过去一年,美国失业率大幅下降,1月失业率为4.0%。


然而,美国物价仍居高不下。美国1月CPI同比增长7.5%,高于预期的7.3%和前值的7%,持续创40年新高。此外,美国1月PCE同比上涨6.1%,高于前值的5.8%与市场预期的6%,创1982年2月以来最大涨幅。美联储青睐的通胀指标——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PCE同比上涨5.2%,高于前值的4.9%和市场预期的5.1%,创1983年4月以来的最大涨幅。


鲍威尔称,由于供应链中断规模和持续时间超出预期,加之新冠疫情持续反弹加剧供应链危机,美国通胀水平自去年以来急剧上升,现已“远远超过美联储设定的2%长期目标”。他指出,高通胀给美国普通民众生活带来“巨大困难”,尤其是在食品价格、房租、交通等成本上升的情况之下。此外,高通胀给美国实现强劲的劳动力市场和促进经济长期扩张带来阻力。


近期,国际油价的大涨也加剧了市场对通胀前景的担忧。在被问及国际局势多变导致全球油价大幅攀升对美国经济复苏进程的影响时,鲍威尔称,国际形势多变对美国经济的短期影响是“高度不确定的”,美联储应认识到经济正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发展,并对不断变化的前景作出灵活反应。“我们将仔细了解更多关于国际局势对经济的影响。”


听证会上,鲍威尔还透露,此轮加息节奏将比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加息更为紧凑。那么,过快的紧缩过程是否将导致“沃尔克时刻”重演?


东方证券总裁助理、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不排除再度出现“沃尔克时刻”。“与30年前相比,目前全球格局、全球化都有比较大的改变。如今又到了一个关键时刻,可能通胀率不会像30年前的15%那么高,但4%以上可能是一个常态,这对资本市场的冲击也不会小。”


李徽徽则向记者表示,虽然这次宏观经济背景与“沃尔克时刻”有着相似之处,但“沃尔克时刻”重演的概率极小,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目前美国债务规模和负债率远高于沃尔克时代,加息过快会对接近30万亿美元造成较大的财政压力;二是目前美国以及全球金融资产价格和沃尔克时代已经不同,加息可能造成资本市场大幅下跌的风险极大;三是我认为鲍威尔对于这次政策踩刹车会更显谨慎,大概率会采用“小步快跑”的态势,但同时也保持着“随停”保持经济动能的节奏。


明明对记者指出,沃尔克上台的背景与当前有些相似,例如目前和沃尔克上台的背景都为面临较高的通胀水平,同时高通胀一定程度上都是由于之前宽松的政策刺激以及供给短缺推升的。不同的是,目前美国通胀水平仍远低于沃尔克上台时期两位数的通胀,并且与沃尔克上台前多重因素导致的供给短缺有所不同的是,此轮疫情冲击下供给短缺更为全面,运输、重要原材料等多个环节均出现供给限制,而紧缩的货币政策对于此轮通胀中供给瓶颈问题的解决能力有限。


明明还指出,沃尔克采用激进的紧缩货币政策以快速收紧流动性、抑制通胀,也导致了美国1982-1983年严重的经济衰退,目前美联储紧缩政策会倾向于在稳定经济、就业的背景下抑制通胀水平,不会像沃尔克采取那么快紧缩的政策,因此紧缩的阵痛会比沃尔克时刻的轻,不太会出现经济衰退。


鲍威尔也强调,尽管目前尚不清楚需要几次加息才能控制通胀,但他相信能够在不导致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实施紧缩政策。美国经济有可能实现“软着陆”。

来源:21财闻汇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5919 字。

转载请注明: 突然出手,这个国家最终还是“扛不住了”,承认通胀比预期严重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