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11个月共有来自118家基金公司的283位基金经理离职,创造了2015年以来同期水平的新高。
大多数基金经理因个人原因离任,有不少基金经理离任后跳槽到了更大的平台,也有公募大佬选择了创办或者加盟私募。
283位基金经理离职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共有来自118家基金公司的283位基金经理离职。
其中,嘉实基金前11个月离职基金经理9人,为前11个月离职经理人数最多的基金公司。新华基金、前海开源基金、博时基金前11个月均有7位基金经理离职。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分别有64位和69位基金经理离任,而三季度基金经理的离职人数达到了高峰,共有108位基金经理卸任。
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均出现在了今年的离任潮里。
今年10月份,董承非离任兴全新视野定开混合与兴全趋势投资混合两只基金,这两只基金规模合计超过500亿元。兴全新视野定开混合由乔迁接管,兴全趋势投资混合则由谢治宇、董理和童兰共同管理。
兴证全球基金公告称,董承非是个人原因离任基金经理,继续担任公司副总经理、研究部总监职务。
董承非在《致持有人的一封信》中提到,想做出一些改变,暂时告别基金管理工作,将更多时间用于沉淀和成长,尝试在投资上做出一些新的探索。
已于今年10月卸任基金经理的董承非,在11月出现在两家上市公司调研名单中。11月10日,董承非以兴全基金调研人员的身份调研了飞力达,11月24日,董承非又调研了中新集团。与董承非一起调研这两家公司的还有宁泉资产杨东、盛山资产甘世雄、睿兴投资姚文军等。
今年4月7日和4月8日两天,固收老将谢军陆续卸任了广发基金旗下15只基金。广发基金基金经理变更公告显示,谢军离任原因是辞职,并无转任本公司其他工作岗位的说明,已经按规定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办理注销手续。
公开资料显示,谢军在广发基金任职基金经理超过14年,辞职前担任广发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经理。其中,广发增强债券为谢军管理年限最长的基金,任职13年,任职期间收益为91.99%。
今年以来,还有不少基金经理离任后跳槽到了更大的平台。
例如,郝淼在今年3月离任宝盈新兴产业和宝盈医疗健康沪港深股票两只基金后,跳槽到了嘉实基金。目前管理嘉实创新先锋混合、嘉实医药健康和嘉实医疗保健股票三只基金。
任琳娜在3月份离任申万菱信新能源汽车主题基金后,跳槽到了招商基金,9月份开始担任招商安润混合的基金经理。
“基金公司一般是按季度考核,若多次考核业绩垫底的基金经理就可能被淘汰。而有些绩优基金经理辞职后成立了自己的私募基金公司,或者加入私转公的基金公司,也有基金经理离职后跳槽到规模更大的基金公司。”某公募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公奔私”频现
今年以来,在离任公募后,有多位大佬创立或者加盟私募。
博时基金的两位老同事韩茂华和蔡望鹏携手创立的海南海鹦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7月9日备案登记。中国基金业协会最新公示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信息显示,海南海鹦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实际控制人为韩茂华。该公司由韩茂华、孙群、蔡望鹏出资,认缴比例分别为51%、30%、19%。
韩茂华现担任海南海鹦私募基金法人代表、总经理。蔡望鹏和孙群分别任海南海鹦私募基金的副总经理、合规风控负责人。
今年5月份,国新新格局(北京)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注册资本为1亿元。该私募的法定代表人、总经理是易方达基金原首席大类资产配置官汪兰英。
鹏扬基金原副总经理卢安平在今年4月完成了海南容光私募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的登记。
“公奔私是行业比较常见的,很多知名头部私募管理人大多有公募基金从业经历。过往主要有3至4次的公奔私高潮,最近这一两年又是一次新的高潮。公奔私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市场环境向好,投资人风险意识和认知水平显著提高,财富管理市场增长长期看好;私募商业模式中可计提超额收益使得基金经理做好超额、控好回撤动力更足,客户体验感提升;部分基金经理需要个人成长空间,部分公募大佬需要一个实现自身行业理想的地方。”私募排排网财富管理合伙人荣浩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但是,公募大佬转战私募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玄甲金融CEO林佳义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公募为相对收益,要求的是跟同行比短期业绩;私募追求的是绝对收益,要求更高。公募在渠道销售上非常广,规模在赚钱效应好的周期中提升得特别块。私募则非常考验其高净值客户群及是否有好的销售渠道。
记者 魏来
编辑 陈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