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宋然
金融监管体系大变革,“一行一局一会”时代即将到来。
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公布,明确提出组建中央金融委员会和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在此六天前,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机构进行的第九轮改革,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调整被放在此轮改革的首要位置,13项改革内容6项涉及金融监管改革。
改革牵涉机构广泛,包括在银保监会基础上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称“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负责除证券业外的金融业监管;证监会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负责强化资本市场监管职责,并划入国家发改委的企业债权发行审核职责,统一负责公司(企业)债券发行审核工作;中国人民银行迎来分支机构改革,大区分行重回省分行体制,不再保留县(市)支行,相关职能上收至地(市)中心支行。
“金融是经济的命脉,金融风险是系统性风险的起源。经济安全首先要保证金融体系运行安全,所以将金融监管改革视作重中之重是应有之义。”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副院长林采宜接受时代周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此轮改革提高了金融监管机构的地位,可进一步强化各金融分支机构对于金融市场的整体监督和约束力,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林采宜长期关注研究金融发展,是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特邀专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此前,她曾任兴业证券研究所负责人、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这轮改革将一定程度打破了此前分业监管的格局,逐步走向混业监管状态。”林采宜指出,分业监管重在管机构,混业监管则侧重管业务。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副院长林采宜
强化金融监管地位
时代周报:将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和证监会从事业单位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能起到哪些作用?
林采宜:这些调整提高了金融监管机构的行政地位,进一步强化其对金融体系的约束力。金融业牵一发而动全身,金融风险管控失误易造成系统性风险,影响各行各业乃至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因此,强化金融监管的效率从提升监管机构的行政地位开始。
改革完成之后,金融监管机构人员的编制可能会收紧,有利于国家财政简政节支。
时代周报:调整实施后,证监会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将纳入国家公务员体系,会带来哪些影响?
林采宜:通常情况下,行政编制和薪酬会同时发生变化,看重个人职业抱负、追求职业稳定性的人员会继续在政府部门任职。我认为,从长期来看,不会出现人才稀缺的情况。
时代周报:此番调整,是否可以理解为这是由“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过渡,以避免监管真空?
林采宜:分业监管侧重管机构,混业监管侧重管业务。针对同一类业务,无论哪一类机构经营,都必须遵循统一监管规则,这样才有利于公平竞争和良性发展。
成立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一定程度打破了原先的分业监管格局,对杜绝监管漏洞有积极意义。从监管的统一性和效率来看,混业监管有优势。
提高监管效率
时代周报:未来,证监会将统一负责公司(企业)债券发行审核工作,债券发审多头管理格局发生变化。多头管理存在哪些弊病?调整的意义是什么?
林采宜:这一改革对解决企业信用债分属不同的部门审核、监管的历史遗留问题,对于提高企业债券的发行效率和监管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从审核机制及其效率来看,证监会监管的债券体系审核流程较为透明,审核时间相对较短,企业债券划入证监会审核,审核流程有望提速。
其次,企业债和公司债的发审工作并入同一个监管部门,有利于统一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交易、信息披露、信用评级、投资者适当性、风险管理、对外开放等各类制度和执行标准,全面推动中国信用债市场改革,提高监管效率。
证监会作为直接融资渠道的监管机构,在协调股票和债券发审方面,有着其他机构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把企业债划归证监会监管,将有效提高企业直接融资的效率,丰富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和方式。
时代周报:央行也迎来分支机构改革,如何评价过去的大区分行管理体制运行?
林采宜:大区分行管理的弊端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央行分支机构和当地政府部门之间协同性弱,导致金融专业监管和地方行政管理不匹配;第二,证监会、银保监会等其他金融监管部门都是按照行政区域设置,央行的金融监管和指导与其他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机制不匹配,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央行的监管效力;第三,大区分行监管区域太大,使其监管措施难以有效兼顾不同区域的经济差异。
回归省级分行将有利于加强央行和其他中央金融监管部门的地方派出机构之间的协调配合,这将提高处置地方金融机构风险、地方金融市场事件、加强地方宏观调控(例如房地产)等的效率。
时代周报:央行不再保留县级支行,主要是出于精简国家机构、提高政策执行与监管效率的考量?
林采宜:互联网促进了央行的数字化体系建设,基层资料上报不再需要当地派出机构人员在一线收集和初审,通过直接上报央行地市中心支行效率更高。因此,不再保留县级支行不仅能精简国家机构冗员、还能提高政策执行与监管效率。
规模“大”并不一定代表高质量和安全性
时代周报:金融要高质量发展,金融机构也要高质量发展。评价金融机构高质量发展有哪些维度?“大”是不是重要的评价维度之一?
林采宜:评价金融机构高质量发展第一个维度是信用。例如,银行等金融机构,公信力是其主要资产,而要维护公信力,必须安全、守信。第二个维度是效率。能否高效运营资金并进行有效的风险管控,不仅决定了金融机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同时也影响金融机构化解和处置各种风险的能力。
在其他条件相近的情形下,规模大的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就代表高质量和安全性。
时代周报:中国融资结构以信贷为主,股权直接融资占比较低。这意味着金融赋能实体经济,银行是“主力军”。如何理解信贷融资和股权融资对企业发展的利弊?怎么较快地提高股权融资规模?
林采宜:银行的信贷业务,无论在主观还是客观上,都是赋能实体经济。但作为间接融资渠道,银行更重要的使命是保护储户的资金安全,对储蓄者负责就不能冒险放贷,这不仅是维持金融机构的运营安全,同时也是维护金融体系的信用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企业经营风险较大时,主要融资渠道应该是直接融资,即风险和收益对等的股票市场和信用债市场融资。银行贷款只适合低风险的企业和项目,贷款利率的上限决定了与其相对应的贷款风险。
从长期看,股权融资是企业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要较快地提高股权融资规模,只有一条道:在监管的法律法规完善前提下,用好注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