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玛蒂大米,巴基斯坦人的骄傲,会出现在更多中国消费者的餐桌上吗?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自巴基斯坦进口稻谷及大米19.5亿元,是去年同期的3.9倍。巴基斯坦位列我国第三大大米进口来源国。而今年前5个月,巴基斯坦一度成为我国最大大米进口来源国。
未来,随着中巴逐步推进农业领域的深度合作,巴基斯坦大米对华出口也许会更进一步。
巴基斯坦出口商堆积如山的大米
大米出口国的竞合博弈
作为全球主要大米出口国,印度、泰国、越南、巴基斯坦之间既竞争也合作。今年前三个月,越南就从印度进口大米约有24.7万吨。背后原因在于随着优质大米在国际上价格上涨,越南越来越多的本土香米出口到国外,为了缓解国内粮食压力,不得已从印度进口更便宜的碎米,主要用于制作米粉、粉丝、家畜饲料或酿造啤酒方面。
根据越南农业部的信息,越南优质稻谷种子占比在2015年之前还不达4成,而现在已经高达7成,越南出口大米结构正在朝着拥有更高售价及附加值的优质大米的方向转移。香米在东南亚国家与其说是粮食,不如说是赚取外汇的经济作物。
同样的情况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也是如此。南亚两国主要种植的大米为优质大米巴斯玛蒂大米和碎米,而两国在巴斯玛蒂大米出口上演着“零和博弈”。
印度曾经一直是巴斯玛蒂大米的最大出口国,但是由于欧盟对于三环唑和多菌灵的严格限制,印度巴斯玛蒂大米失去了欧洲的大量订单,巴基斯坦的巴斯玛蒂大米由于生产环境更加有机,成为了最大受益者。巴基斯坦大米出口商协会高级副总裁费萨尔-贾汉吉尔-马利克(Faisal Jahangir Malik)骄傲地表示,3年前在欧洲市场上,印度的巴斯玛蒂大米份额为40万吨,而巴基斯坦不到4万吨。“在2020-2021年,巴基斯坦大米出口到欧洲高达47万吨,而印度的份额不到4万吨。”而这一切得益于巴基斯坦的原始种植方式,“巴基斯坦的耕作方法虽然传统,但非常接近有机生产,因此世界对巴基斯坦大米有信心。”
巴基斯坦稻米田
雾霾影响巴基斯坦大米产量
长年以来,巴基斯坦遵循的大米出口是一个简单的公式:大米出口=产量-国内消费,而现在这一公式已经触及红线。沙姆苏尔-伊斯拉姆-汗告诉记者,巴基斯坦已经出口了所有剩余产量,如果想增加出口,只有增加大米产量一个途径。
章节根是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巴基斯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在他看来,中国大米市场对巴基斯坦的开放是其他国家所享受不到的。“中国为了促进中巴贸易良性发展,会尽可能多地向巴基斯坦提供更多额度,但是对方产能跟不上。”他以食糖出口为例,2020年,巴基斯坦为促进食糖对华出口,为出口商提供了大量补贴,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巴基斯坦国内食糖产能跟不上,糖类价格飙升。
影响大米产量的原因有很多,巴基斯坦水稻研究所所长穆罕默德-拉菲克(Ch. Muhammad Rafiq)认为,雾霾是原因之一,“当巴斯马蒂大米没有及时干燥时,在空气中暴露会产生黄曲霉毒素。如果排除这些因素,每英亩(约6亩)作物的平均产量将增加10至15莫恩德(1莫恩德约40公斤)。”
在巴基斯坦,很多农民认为种植大米是经济作物,由于没有专门的大米收割机,而使用小麦收割机来收获大米。沙姆苏尔-伊斯拉姆-汗认为使用不合适的联合收割机影响了大米产量。“这会导致损失,增加破损率。当使用专门水稻收割机时,产量就会增加,农作物质量会提高。”
农业技术限制了大米产量,同时也对大米加工产生影响,沙姆苏尔-伊斯拉姆-汗表示有40-50%的大米在加工中破碎。
巴基斯坦农民在水稻田利用农业机械插秧
巴对华大米出口商增至53家
今年前5个月,巴基斯坦大米一度成为中国最大大米进口来源国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中国放宽了对巴基斯坦的大米进口限制,中国新增了七个巴基斯坦大米出口商进入中国市场,累计共有53家巴基斯坦出口商有资格向中国出口大米。
和53这个数字对应的是1800,费萨尔-贾汉吉尔-马利克用这个数字对比表达了他的期待,“巴基斯坦大米出口商协会有1800名活跃会员,目前有800多家公司从巴基斯坦出口大米。”53家出口商名额还有很多提升空间。
中国对玉米、小麦和大米实行进口关税配额管理政策,配额内进口征收1%关税,配额外进口征收65%的关税。2021年中国三大主粮进口关税配额分别为小麦963.6万吨、玉米720万吨、大米532万吨,而其中长粒大米配额占266万吨。在香港从事国际大米进出口的商人郭佳鹏告诉记者:“巴基斯坦大米更多作为一种调剂产品,和国内大米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比,从而获得最佳口感。”随着国内大米收获季到来,今年巴基斯坦大米到港价从最高的480美元/吨一路下跌至310美元/吨。
近年来,中国国内人均大米食用消费呈现逐年下降态势,郭佳鹏依据多年贸易经验总结道,中国大米消费中,口粮以每年3.5%的速度在递减,而工业用量在以5%的速度在递增。其中,工业用途的碎米不在配额内,巴基斯坦碎米出口到中国的关税是10%,这是国际卖家争夺的一个蓝海。
巴基斯坦农民使用收割机
巴斯马蒂米能否成为打开中国市场的钥匙
如果说配额是硬性门槛,中国消费者的偏爱和生活习惯,则决定了巴基斯坦大米的出口前景。通过在中国市场十几年的摸爬滚打,沙姆苏尔-伊斯拉姆-汗(Shamsul Islam Khan)认为,中国市场更重视大米的外观,“中国消费者更喜欢抛光大米、精米,没有灰尘,这增加了破碎率。”
阿曼-乌拉-汗(Aman Ullah Khan)是一名在中国生活了十多年的巴基斯坦外贸商,他说,限制巴基斯坦大米在华销售的一个原因是巴斯玛蒂大米的特色,“巴斯马蒂大米烹饪条件比较高,用电饭煲来做效果不好,限制了其在华销路。”
和国外优质大米相比,巴斯玛蒂大米香味更大、非常松软,同时烹饪要求也更高。目前在中国的巴斯玛蒂大米主要用在国外餐馆,中国人在家食用的主要大米还是以粗粒米为主。
泰国是中国传统大米进口国,中泰商会副秘书长杨凯瑟(Kesrin Ariyapongse)认为泰国大米在中国市场取得良好口碑的原因之一是中泰饮食习惯接近,中国人更能接受泰国大米。
所幸中国人对于国外美食的认可度和接受度向来很高,沙姆苏尔·伊斯拉姆·汗在2018年来到一家中国的巴基斯坦餐厅,看到了惊人的一幕:“除了我,没有一个巴基斯坦人,全是中国人,他们在吃萨莫萨炸三角饺(samosas)!吃的还挺开心,他们在品尝巴基斯坦食物,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好事。”
巴斯玛蒂大米如果想在中国获得更多认可,保持高端定位是首先要做的,其次如何能让中国消费者在巴基斯坦巴斯玛蒂大米和印度巴斯玛蒂大米之间做出选择也尤为重要。在中国的某电商网站搜索“巴斯玛蒂大米”,其中有超过七成为“巴基斯坦巴斯玛蒂大米”,其余为印度生产。
这得益于中巴大米贸易商的努力,巴基斯坦驻华使馆商务参赞巴达尔-乌-扎曼(Badar U Zaman)不吝赞赏,“进口商开始利用电商平台销售巴基斯坦大米,巴驻华使馆和领事馆也组织多场大米相关活动。”
“我们现在开始理解中国消费者的大米口感偏好,巴出口商也积极参加展览和交易会,了解中国市场的包装要求。”乌-扎曼表示。
杨凯瑟也建议巴基斯坦出口商要针对中国消费者习惯做出调整,“改进包装,不断改良产品,中国消费者会更容易接受。”
“中国是一个非常大的米袋子,我们的出口可以增加很多倍。”巴基斯坦大米贸易商伊姆兰-谢赫(Imran Sheikh)说。
在巴基斯坦投资的中国农业机械企业
巴基斯坦有望成为中国大米进口市场的最大参与者
中巴两国在农业领域的合作是全方面的,巴基斯坦不仅迫切希望把农产品出口到中国,同时也希望中国投资者带着资金和技术去改善巴基斯坦的农业环境。“现在世界上到处都可以看到中国的技术。”沙姆苏尔-伊斯拉姆-汗正在和中国企业展开合作,“我们把本地机器和从中国、泰国和其他国家进口的机器混合在一起,制造了新机器。我们已经与中国同行达成协议,合作建立稻米加工工厂。”
在中国农业机械进入巴基斯坦之前,农业机械价格让当地农民望而却步,限制了当地农业机械化水平,“以前这些机器价格相当高,比如最贵的机器色选机用日本的,现在我们从中国进口,因为成本更低、剔除质量也非常好。”沙姆苏尔-伊斯拉姆-汗说。
前文提到的联合收割机也是一个很好的合作点,费萨尔-贾汉吉尔-马利克表示,巴基斯坦需要中国的水稻收割机和插秧机,“像托盘插秧机可以在托盘上铺开水稻秧苗,最重要的是可以将产量提高5%到7%。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巴农民需要设备、教育和培训。”
中国农机进入巴基斯坦较晚,但是具有成本低、符合当地农民使用习惯等特点,可以带动巴基斯坦当地农业技术更新换代,实现巴基斯坦农机本土化。
针对巴基斯坦农业技术落后的局面,巴基斯坦驻上海总领事侯赛因-海德尔认为,巴基斯坦需要对其农业部门进行现代化改造,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援助、投资和专业知识可以在农业机械化、使用现代技术、提高生产力等领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巴基斯坦有一千万公顷盐碱地,在这方面,穆罕默德-拉菲克更看重和农业院校的合作,“我们的大片土地受到盐分的影响,我们没有基因技术,还在用传统方法育种,希望可以和中国农业院校合作。”
如果想要从激烈的大米出口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深加工是巴基斯坦大米弯道超车的好机会。随着环保约束趋严,中国淀粉市场缺口在变大,由玉米淀粉和大米淀粉制成的快餐盒等工业产品产量在不断扩大。郭佳鹏认为,使用中国的发酵技术,在巴基斯坦加工,然后制成可降解材料,在中国国内进行深加工,可以提高巴基斯坦大米的附加值。“只有卖黄金,才能卖到黄金的价格。”
沙姆苏尔·伊斯拉姆·汗则认为除了农业技术,希望中国可以对巴基斯坦农业进行广泛深入的投资,希望有更多中国公司来巴基斯坦“包地”。巴基斯坦有大片荒地受农业技术限制没有开垦。“中国和沙特公司去非洲后,把那里变成了肥沃的土地。巴基斯坦有22%的面积是耕地,但还有大片未开垦的荒地。如果采用中国的滴灌技术,荒地也可能产水稻。”
然而并非所有的巴基斯坦农场主都会接受中国技术,章节根为记者讲述了一个故事:“曾经有一家中国农业企业和伊斯兰堡的一家大农场主谈合作,中方企业家表示,如果使用其生产技术,可以保证产量提高2-3倍,但是巴基斯坦农场主一点都不动心,他说现在的工作方式可以保证每年几千万卢比的收入,为什么要改变?”章节根认为,随着国际合作和资本的引入,将会形成倒逼机制,使当地农业加快适应国际市场需求。
传统观念中,中巴两国农业合作主要集中在种业、农机具、农资、产品加工等领域。而巴基斯坦水稻从业者已经开始畅想信息科技介入农业种植的场景了。沙姆苏尔-伊斯拉姆-汗建议开发一款针对水稻农民的客户端,让农民与巴农业部门保持实时联系,农业部门向农民提供浇水时间等建议。
巴基斯坦水稻被中国收割机收获,然后按照中国的包装标准,出口到中国市场……这是无数巴基斯坦水稻从业者的追求,正如乌-扎曼所说,“未来几年,我认为巴基斯坦将成为中国大米进口市场的最大参与者。”(中国经济网记者 贾玮)
段常颖对本文也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