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强国论坛 原创稿
中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第2台机组——中核集团福清核电6号机组3月25日投入商业运行,至此“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运。“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在接受人民网“强观察”栏目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安全、技术和经济指标上,“华龙一号”已经达到或超过了国际三代核电用户需求。
中核集团福清核电机组。受访者供图
坚持自主创新 掌握关键核心技术
据了解,“华龙一号”是我国基于三十余年核电研发、设计、建设和运行经验,自主研发并成功建设的先进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在设计、设备、燃料、软件、建造、运行维护等领域均具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
“华龙一号”的研发工作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早期的核电关键设备,大到压力容器,小到一根电缆、一颗螺丝钉都需要进口,技术上经常被‘卡脖子’。”邢继始终认为,关键核心技术是买不来,换不来的。
经过数十年发展,“华龙一号”共获得700余件专利和120余项软件著作权,覆盖了设计技术、专用设计软件、燃料技术、运行维护技术等领域专利。
“当前,核科技作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战略基石,在大国战略竞争中的地位作用进一步凸显。核科技自立自强比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为迫切和重要。”邢继介绍,“华龙一号”独创性地采用“177堆芯布置”和“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设计理念,首堆设备国产化率达88%,这不仅带动了我国制造业水平的整体升级,还带动上下游产业链5000多家企业共同参与,实现了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飞跃。
确保核安全 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2011年,日本福岛发生了一次相当严重的核事故。事故虽然发生在日本,但是核安全没有国界,影响波及全世界。
“确保核安全事关公众身心健康和切身利益,各国在使用建设核反应堆时最担心的就是安全性问题。”邢继表示,核电站有三道安全屏障:燃料组件、一回路的压力边界、反应堆的安全壳。在任何事故情况下,只要这三道安全屏障有一道是保持完整的,就不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华龙一号’在三道安全屏障上都采取了‘能动加非能动’技术,能够确保我们不会发生类似于福岛这样的核事故。”邢继补充道,团队给“华龙一号”设计了双层安全壳,安全壳的用料和结构都是现有核电技术里的最高级别,可以抵御大型飞机的撞击。此外,“华龙一号”可以抵御17级台风、9度地震烈度。“在安全、技术和经济指标上达到或超过了国际三代核电用户需求。”
“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在现场指导工作。受访者供图
据了解,福清核电5、6号机组全面建成后,年发电量近200亿度,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62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32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1.4亿棵。“为应对全球气候、能源问题,各国都在积极行动,核电作为清洁高效的绿色能源,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邢继说。
加快批量化建设 “走出去”成效显著
作为我国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机型,“华龙一号”不仅有力提升中国核电技术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也将支撑其不断加快批量化建设和“走出去”的步伐。
“目前,国内‘华龙一号’漳州机组、海南机组等8台机组都已经开工建设。”邢继表示,虽说规模不大,但也为未来更大批量建设“华龙一号”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此外“华龙一号”“走出去”成果显著,与巴基斯坦、沙特、阿根廷、巴西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核电项目合作意向。“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2号机组已投入商运,3号机组已发电;与阿根廷正式签署“华龙一号”项目设计采购和施工合同;‘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和地区对‘华龙一号’给予高度关注,‘华龙一号’为世界上有核电发展计划的国家提供了重要选择。”邢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