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联盟:最近,台湾半导体龙头台积电股价猛涨,从去年初新台币339元涨到本周四最高的679元,足足涨了一倍,成了投资者的“金鸡母”。
民间最近流传好些股民抱股发财的故事,包括一名妇女约20年前以约新台币100元投资13张(1万3000股),以不到6万新元成本,暴增至如今的40多万新元。
许多错过投资机会的公众则哀惋说:“从股价200元飙到400元,都在问还能买吗?现在快700元了,我又在问还敢买吗?”
其实许多眼尖的民众早已搭上这趟致富顺风车。台媒资料显示,台积电已有66.2万名股东,数目不小。
其中最大的赢家,当然是掌握16.5亿股的创始股东国发基金,它34年来总投资新台币22亿(约1.04亿新元),算入配息配股后平均每股成本0.3元(约0.01分新元),如今足足赚了1万1000亿新台币(约520亿新元)。
但当股民一窝蜂追高入市,外资也趁高套现,股价昨天回落;短线炒股的投机者估计会烧到手,但趁低进场的长线投资者仍老神在在,看好台积电冲上新台币1000元的最新目标价。
台积电近来带领台股指数屡创新高,其他半导体相关企业,如另一家半导体芯片代工大厂联电、手机芯片大厂联发科、半导体封测龙头日月光、宣布进军电动车市场的鸿海,股价都频频创纪录。
虽然台积电市值已升上世界第九大,直追第八名的面簿,但台湾半导体业也并非“一个人的武林”。
《联合早报》上个月曾报道,在台积电和联电两大龙头多年竞争、与各国技术合作下,已在本土催生出上万家半导体相关企业、数十万名从业员的蓬勃供应链生态,遍布在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的行业上中下游。
上万家大中小企业组成的半导体产业聚落,有如“蚂蚁雄兵”,灵活而奋发。近期半导体股价的红火,正侧面反映出海内外投资者对台湾半导体业投下了信心一票。
从种种迹象看来,经过数十年对高等教育科研人才的培养、对自主研发的投入,台湾半导体业已进入方兴未艾的“井喷期”。
上周刚与中国大陆企业吉利集团合资结盟,要抢占电动车代工市场的鸿海创办人郭台铭前天就说,凭借半导体和防疫优势,台湾有如“早上五点半的太阳”,准备旭日东升。
台湾半导体业进入井喷期更具体的证据,则是台湾经济研究院产经资料库研究员刘佩真向本报和台媒出示的数据,显示从前年开始,台湾半导体产业的表现就已跑赢全球至今。
刘佩真说,2019年全球与台湾的半导体市场规模与年增率做对比,全球因记忆体供需失衡而衰退12%,台湾却受惠于先进制程领先而成长1.7%。
她说,去年全球半导体业得利于疫情带来的远距学习和远距办公的商机,表现翻转为成长5.1%,台湾则强劲成长20%。
熟悉中美科技战的读者想必耳熟能详,台湾崛起的两大因素,不外是台积电在5纳米以下的先进制程持续领先全球,以及中美贸易战下中国大陆半导体芯片业遭遇“掐脖子”困境。
多名专家告诉本报,半导体芯片可说是尖端科技的心脏,在人工智慧的世界中应用极广。无论手机、电脑、家电、汽车甚至军用武器,传输速度更快的半导体芯片,可以让人在日常生活、商场和军事行动中拥有决定性的优势。
难怪有人把半导体形容为现代的石油,甚至战略物资。
台湾能在半导体业独步全球,主要是社会对基础科研的重视,长期把一流人才送到海内外大学念物理系或电机系。从30多年前就成立官方研究院将技术转移到企业,也以股票和分红留住人才,加上多家业者激烈竞争,并与各国精英企业展开技术合作。
这是台湾半导体业给世界的一大启示。坚持自主研发,将产业留在本土,并吸纳海内外人才,进一步“内需带动外销”,做全世界的生意,确实是明智之举。
面对困境的大陆半导体业如今也正广纳人才,进行自主研发。以大陆丰沛的人才与举国之力,相信必能找到突围之道。毕竟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人不转心转。
拥有14亿人口的大陆,也是台商不可能错过的市场。台湾已在中美贸易战中左右逢源,未来能否“左右送援”,为世界贡献更多利民便民的科技新猷,也促进两岸科技经贸合作交流,进而缩小两岸人民的心理距离?
全世界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