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李颖超
近十年,外资银行在中国进进出出,发展并不容易。
“当年澳新银行投资上海农商行,盈利不菲。”有银行业内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透露。2017年1月,澳新银行正式宣布出售其持有的上海农商行20%的股权,彼时之所以选择退出,一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重视银行稳健性,这些银行母国的监管收紧,例如提升准备金、对非控股类资产100%的资本要求等;二是该行内部经营战略调整。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由于全球经济未能尽快复苏,外资银行流动性进一步告急,亟待回笼资金提升自身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以满足监管要求。这也直接导致此后一些外资陆续对国有大行和股份行进行减持甚至清仓。2016年开始,外资股东对中小银行的投资也开启撤退动作。
以齐鲁银行、厦门银行和北京银行为例,2017年之后,其相关外资股东澳洲联邦银行、富邦银行(香港)和荷兰国际集团旗下子公司INGBANKN.V.等持股比例均曾有所下降。
华东地区某大行人士向记者坦言,国内银行业对相关业务都“吃不饱”,外资行进来也很难做大,“蛋糕就这么大”。
外资行“水土不服”的细节普遍存在,比如在市场、文化、法律制度等层面存有差异。同时,在国内银行业发展迅速且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外资行在网点布局等方面难以有出色表现,特别是近年来在金融科技与数字化转型的氛围中,外资行的品牌、业务创新等也存有短板。
“背后的考量是利润。”有资深银行从业人员在谈及花旗银行退出个人银行业务的战略调整时指出,外资进驻中国内地展业,不管是资金资本方面,还是人员架构方面,投资都会很大,“投资以后,效益不好又长期亏损它就干不下去,所以只能就是亏损,亏不起就只好撤了。”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花旗银行此番战略调整并不代表所有外资行的战略走向,“各家银行优势不同,战略定位不同,国内工业制造业在快速发展,外资进入国内共同发展,可做大蛋糕。”
近期,深圳农商行“引战”新加坡星展银行,有人判断后续类似情况或许仍会出现。“今年国内中小银行在加快完善内部治理和风险处置,也相当于是风险释放的过程,不排除外资在观望中。从趋势看,外资是流入的。”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表示。
周茂华认为,外资青睐国内中小银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预期乐观,银行作为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其盈利前景最终取决于实体经济发展;
二是全球进入后疫情时代,可以预见,欧美等央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继续实施零利率、负利率,全球“资产荒”依然严重。近年来,国内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完善监管制度,推动中小银行加快风险处置和补短板,可见目前国内银行整体估值低洼;
三是中小银行不乏优质资产,那些资产负债表结构合理、内部治理完善、经营管理规范稳健兼具成长性,尤其是一些经济活跃区域的银行显然不可忽视;
四是国内金融业加快对外开放,外资通过入股国内中小银行实现业务本土化,并加快国内业务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