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总裁:采用碳定价、绿色融资等主要经济政策工具,实现绿色的经济复苏

“拨云见日”“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独木难支”。

北京时间4月15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绿色金融和气候政策高级别研讨会上,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用三句中国谚语,阐述了全球经济展现逐渐明朗的前景之时,构建更加绿色、更具气候韧性的经济的必要性,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的紧迫性。

IMF总裁:采用碳定价、绿色融资等主要经济政策工具,实现绿色的经济复苏
呼吁全球构建绿色经济

疫情导致的全球经济“至暗时刻”已经过去。IMF的多项预测显示,未来的前景开始变得更加明朗。

但格奥尔基耶娃提示,在以中美为首的若干经济体强劲增长的同时,其他经济体仍在艰难地试图摆脱危机的阴影。

“如果要实现更可持续和更加包容的经济复苏,必须转危为机,构建更加绿色、更具气候韧性的经济。”

格奥尔基耶娃呼吁尽快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并应积极采用碳定价、绿色融资等主要经济政策工具。

碳定价是最有效、性价比最高的减排方法。通过上调整体能源价格,碳定价能激励家庭和企业转向更绿色的选择,从而提升能效。其还能为可再生能源和化石燃料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从而提振绿色投资,刺激创新。

此外,碳税能带来可观的收入,进而可用于支持受低碳转型影响的家庭,并增加对卫生、教育、下岗职工技能再培训的公共投资。

格奥尔基耶娃指出,中国当前的煤炭税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局最终可推广该制度以抑制二氧化碳排放。中国也通过为能源部门引入全国碳排放交易制度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一系列其他工具,如奖励高效做法、抑制高排放活动的“收费返还”计划,也有助于降低某些部门的二氧化碳排量。一些情况下,还需要在未来颁布更严格的排放和能效法规,并实施更完善的绿色技术政策。

格奥尔基耶娃指出,中国持续推动改革,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和平衡增长,也有助于降低碳排放。“正如刚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指出,中国持续推动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型经济增长转型,同时支持服务业和高科技部门扩张,这将降低经济增长的能源需求和碳密度,从而降低实现气候目标的难度”。

解决绿色投融资

面对艰巨的减排任务,解决绿色投资的融资问题凸显重要。

格奥尔基耶娃认为,与其他国家一样,中国有空间吸引更多私人部门进行绿色投资,措施包括将资本高效地从“褐色”投资转向绿色投资,如提供价格信号和监管激励。为调动更多私人部门投资,各国须建立环境信息披露机制、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以及其他支持政策。此外,数据的质量以及可获取性,则有助于更深入、更广泛落实可持续投资。

格奥尔基耶娃指出,气候变化本身就对金融稳定构成威胁。各国和企业(包括其银行)都面临着更严峻的极端气象灾害和向低碳经济过渡的风险。当局需要改进风险管理,以评估气候相关风险并维护金融稳定。

目前,世界各国秉持着一个共同目标——将全球变暖限制在2摄氏度以下。格奥尔基耶娃呼吁,全球携手合作,就可能的差异化碳价下限达成一致。国际社会还需要更进一步,为发展中国家加强气候相关工作提供所需的气候融资和技术转让。

另一项当务之急是改善气候信息披露的质量,并在全球范围内统一绿色金融标准,同时各国之间需要分享最佳做法。

记者:袁源

编辑:程慧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243 字。

转载请注明: IMF总裁:采用碳定价、绿色融资等主要经济政策工具,实现绿色的经济复苏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