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关于爆款基金的新闻,几乎是从年头讲到了年尾。以至于虽然2020年还没有过完,但年内新基金规模已经妥妥地突破3万亿,超过了过去三年的总和。
爆款基金的潜台词是配售与供不应求,不过在不少人看来,抢来的东西似乎没那么香。先来看两份媒体对年内爆款基金的盘点:
据《中国基金报》的报道,截至2020年12月25日,今年新成立的31只(份额合并计算)规模超过百亿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平均收益率仅为12.9%,远低于今年主动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36%、40%的平均收益率。其中,下半年成立的不少百亿基金,今年收益率仍是个位数,部分基金甚至跌破面值,收益率告负。
另据界面新闻研究部的统计,截至12月25日,仅有六只初始发行规模达到100亿以上的新基金回报超20%。
当然,拿2020年才成立的基金的业绩去PK老基金的平均业绩,在牛市的背景下,前者显然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不过对于不少通过配售、拼手速才成为持有人的基民而言,爆款基金整体的业绩和体验感,可能没有达到抢购时的预期。
那么,问题出在了哪里?
一不小心买在阶段性高点,这可能是最显而易见的原因。正如《中国基金报》的报道中提到,今年前11月,新成立的百亿主动权益类基金共有31只,其中有15只成立于今年沪指在3400点高点附近。于是,这些基金甫一成立,就不得不直面市场震荡回调的压力,业绩表现自然难达投资者的高涨预期。
二是预期本身出了问题,把“少见”当成了“常态”。2020年之所以出现了爆款基金层出不穷的现象,与2019年以来的赚钱效应不无关系。然而,如果参考“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的2019年下半年工作计划”中关于“最近15年来股票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为14.1%”的统计数据,就不难发现,偏股型基金收益连续两年平均30%-40%的超高增长实属少见而非常态。
但投资收益的预期,本就不该就着少见情况来设定。
三是留给价值投资收益兑现的周期不够长。《中国基金报》的报道中提到了一个令人感慨的细节,有一只8年赚了7倍的基金,然而只有万分之一的持有人完整地获取了这丰厚的收益。
当下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是,越来越多的基民在投资决策过程中更加倚重长期业绩,可一旦买入持有后,却又做不到耐心持有、为基金经理留出能体现长期业绩的长期持有周期,因而产生了持有体验欠佳的情况。
举个极端的例子,如果持有周期是一天,那么你总有一半的概率、甚至高于一半的概率会亏损;但如果把时间拉长,你会发现选择了优秀的基金经理和好的产品,即使买在周期的顶点,依然可以获得良好的收益。因为在价值投资过程中,短暂坏情况所造成的损失,会因长期趋势有利于你而被摊平。
最后,贴上一张我们曾经用过的投资真相:
让你眼红的可能是身边人投资基金获利的顺遂;被你选择性忽略的,则是他在市场调整时处理逆境的耐心与冷静。认清投资的坎坷本质——任何市场的短期不确定性都无法避免,但拉长了周期的靠谱投资,却可以提供丰厚的回报。
换句话说,既然吸引你的是基金曾经的长期业绩,那么也请给予它证明“自己值得”的长期持有时间。
本材料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材料仅供具备相应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特定合格投资者阅读,不得视为要约,不得向不特定对象进行复制、转发或其它扩散行为,管理人对未经许可的扩散行为不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