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困难,越不能冷落创新
张漫子
200多年来,经济史学家始终追问:“现代经济增长”是如何起步的?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的“分流”、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分野”,以及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增长的差异性应如何解释?后发国家应以何种姿态向发达国家靠拢?最终,它们指向一个共同的答案:创新与创新的扩散。
今天,面对世界经济动能趋弱、复苏乏力的外部环境,面对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这道艰难考题,无论前路还有多少狂风暴雨、荆棘险滩,我们都应该坚定地向创新要答案。
“创新是繁荣之母”,回溯千年的历史长河,经济产出的步伐与创新增长的节奏呼应、同频。18世纪中叶以前,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停滞,直到英国开启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社会才摆脱李嘉图“土地报酬递减论”和“马尔萨斯人口论”幽灵。18世纪下半叶之后,经济与创新的正相关趋势越发显著:1870~1914年,自主创新的主要源泉来自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日本是模仿者。1919~1939年,自主创新主要来源于美国和法国;二战结束之后,多数创新源头转向美国,其后是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都是模仿者。1945~1972年,美国、英国等国的自主创新水平高于欧洲大陆和日本……这与不同时期国际经济格局版图的动态变化轨迹不谋而合。
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取得比技术进步速度更快的生产率增长速度,没有一个国家的可持续繁荣离得开创新的驱动。对于中国而言,更是如此。这就是为什么党的十八大以来,自主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重要语境。
创新作为驱动发展关键变量的属性特征,正得到前所未有的凸显。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2年的1.03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79万亿元,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从1.98%增长到2.44%,超过欧盟平均水平;科研人员的数量、科学论文的产出和专利申请量位居世界第一;一批享誉国际的知名创新型企业涌现,并在高铁、核电、卫星导航、5G、特高压输变电等领域取得了重大创新成果。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的创新指数从2012年的全球第34位跃升至2021年的第12位。我国科技创新步入世界主要国家中游水平,部分重点和关键领域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当前,世情国情正发生深刻变化,面对世纪疫情和地缘冲突双叠加,以及国内经济形势严峻、增速放缓的巨大压力,社会上出现一种值得警惕的论调,即求生存优先于求创新,认为可以放缓创新发展的步调以优先保住饭碗。但事实上,科技创新对于全球大部分经济体来说,不仅是发展问题,更关乎生存问题。不论是横向对比,还是回溯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在全球竞争处于领先优势地位的发达国家,始终是自主创新的主力军。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科技贡献率、人力资本积累等,都与创新直接相关。在经济发展转速换挡的今天,必须看到的现实情况是:我国创新能力仍有待加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仍有待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根据统计数据,2008年以来,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有所放缓,科技创新要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仍有漫长的路要走,重大关键性、战略性技术依赖国外进口,不仅使经济发展空间受限,也使国家安全面临隐患。
从技术水平来看,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高,赶超跨越压力较大。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来看,过去我国最大优势在于劳动力成本低,新生劳动力和农业富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引进技术、管理与劳动力结合起来,就能转变为生产力。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依靠要素规模驱动发展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人口红利消退不可逆转、资本边际生产率下降压抑投资需求的时刻,科技创新早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必选项。换句话说,只有创新,才能解决长远发展的动力问题;只有创新,才能推动我国经济从外延式扩张提升为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
向科技创新要方法、要答案,必须找准发力领域、攻克核心技术。“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研究,加快攻克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掌握更多“撒手锏”式技术,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充分调动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发展的作用,才能不在产业链条的低端打转、不在“微笑曲线”的底端摸爬、不在附加值最低的制造环节赚取“辛苦钱”、不在最关键的环节和领域受制于人。
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需要依赖大量创新主体做支撑。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正是富有活力、创新力的1.5亿个市场主体。当前,我国大企业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尽管近两年我国位列世界500强的企业数量连续居于全球首位,但主要依赖规模,其创新引领力、国际竞争力与世界一流水平还有差距。数量庞大的小企业活力强,但存在市场竞争力弱、产业升级能力不足的现象。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着重强调了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并规划了一系列硬核举措激励企业投入科技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专精特新”“数字经济”“绿色低碳技术”等关键词,勾勒着奋进的坐标,也标注着创新的方向。创新主体的高水平,源于优良的创新生态。近期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市场机制与环境,体现了党中央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的决心。
中国经济能不能攻克当下的困难,能不能稳,能不能进,能不能好,根本上取决于能否实现由要素投入驱动向技术创新驱动的跨越。“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这句话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历史铁律。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我国必须坚定不移以创新抢占先机,谋求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推动中国经济巨轮行稳致远。
(刊于《半月谈内部版》2022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