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流传一份《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及项目情况调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发改委开展新能源汽车投资情况,在11月18日前上报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值得注意的是,该通知要求详细报告恒大、宝能等企业自2017年来在当地投资和拟投资建设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项目情况。
据悉,恒大、宝能两家企业均是近几年新进造车行业的房企,尤其恒大今年在新能源造车行业一时风头无几。此次《通知》要求详细报告其自2017年以来在当地投资和拟投资建设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项目(含已核准和备案、未开工建设的项目)情况,包括土地占用、建设内容、项目进展、完成投资情况。
作为恒大最重要的业务之一,恒大造车事业在今年进行得如火如荼。11月10日,恒大正式发布恒驰车标,并表态 “到2025年,恒大集团将把恒大汽车打造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
紧接着,11月12日,恒大汽车官方宣布,恒大汽车上海、广州两地的生产基地全面启动试生产调试。按照之前的计划,这两个生产基地全面达产后能做到每分钟生产1辆车。
与此同时,恒大依靠造车业务增加土地储备,也是不争事实。根据媒体报道,2019-2020年,恒大汽车在天津、六安、南通、沈阳、广州、郑州等城市底价拿多宗商住地块,总金额达177亿元,土地面积超300万平方米。
宝能集团亦是如此,据观察,自2017年正式宣布进军造车行业后,宝能便在全国各地双管齐下不停纳入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房企扩展副业,总是逃不掉“圈地圈钱”的嫌疑。业内人士指出,由于造车需要大笔资金投入,后续对地方产业、就业均可起到带动作用,因此通过造车产业与政府谈支持条件会更容易。
恒大集团副总裁夏海钧曾公开表示,恒大会和政府谈要汽车建设配套的生活用地,让土地项目产生的销售收入和盈利覆盖掉造车亏损。
大刀阔斧扩展版图往往伴随着风险。今年以来,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管控明显升级。此前10月,国务院办公厅曾明确提出,要遏制盲目上马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项目等乱象,严格执行《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目前来看,宝能、恒大的造车业务不尽如人意,但隐藏的风险却逐渐浮出水面,此次《通知》带来的监管效应,或将给打着“搞副业”名号的企业们,上一道紧箍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