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务实,市场主体添活力

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聚焦市场主体,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一系列减负纾困新举措。

代表委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亿市场主体承载着数亿人就业创业,是中国经济韧性、潜力所在。尽管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但相信随着进一步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一定能做到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夯实经济稳定运行、质量提升的基础。

助企纾困见实效

过去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政府坚持把减税降费作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关键一招,用自己收入的“减法”换取企业效益“加法”和市场活力“乘法”,推动经济增长。对此,代表委员纷纷点赞。

制造业是减税降费政策支持的重点领域。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李东生表示,“国家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其中,减税降费给制造业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TCL从中受益。”

量大面广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我国经济韧性、就业韧性的重要支撑。一组数据传递出政府对这类市场主体的暖心呵护:2021年,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税收优惠政策新增减税2951亿元,小微企业每百元销售收入缴纳税收同比下降12.4%。

“1.5亿市场主体中,绝大部分是个体工商户和中小微企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表示,政府采取一系列支持和帮扶举措,让经济“细胞”正常运行,有利于市场主体稳定发展。

减税降费是助企纾困直接有效的办法,实际上也是“放水养鱼”,让企业更有底气提升竞争力。“这几年公司一直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此外还享受到海南自由贸易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这让我们在新项目和研发方面有了更大空间。”全国人大代表、中海化学暨海洋石油富岛有限公司化肥二部副总经理刘平说。

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联主席磨长英认为,政府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完善减负纾困等政策,激发了市场活力,使企业投资、研发动力更强劲,更有信心走好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道路。

政策礼包更给力

当前,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政策支持如何再加把劲?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政策举措备受关注。

“今年政策礼包更给力!将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相较以往的减税降费政策,这不是简单延续,而是递进升级,更坚定了我们创新发展、打造世界级优秀企业的决心。”全国人大代表、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戴立忠说。

减税降费规模更大,发力更加精准。今年,制造业等6个行业的退税减税规模将达1万亿元,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受益规模将超1万亿元。

在王一鸣看来,今年政策在一些具体领域加大了支持力度,如“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至300万元部分,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等,这些措施将能帮助市场主体顶住压力。

“国家提出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完善设备器具加速折旧、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进一步对企业创新给予税收支持,必将激励更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培育壮大新动能。”全国人大代表、河北金后盾塑胶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彦平说。

“减税降费力度只增不减,靶向性更强,对于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增加现金流,效果立竿见影。”磨长英说,“希望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不要错过这场政策‘及时雨’,充分发扬企业家精神,从危机和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坚定未来发展信心!”

协调联动增动能

如何更好发挥政策实施效果?代表委员表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协调联动,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同时,也要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

“宏观政策协同发力,能产生‘1+1>2’的效果。”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认为,如果没有货币政策配合支持,财政政策的效果可能就会打折扣。

戴立忠表示,通过增加融资渠道等方式,不仅能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更能够实现从“放水养鱼”到“水多鱼多”“水大鱼大”,进一步释放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他认为,金融机构应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精准支持小微民营企业、制造业以及重点新兴领域,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推动内需恢复,增强经济发展韧性。

减负纾困政策之外,政府工作报告在营商环境方面的部署引起代表委员关注。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自贡市委书记范波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等举措,抓住了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的“牛鼻子”。“自贡市坚持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程,聚焦市场主体办事创业痛点堵点难点,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范波说。

全国政协委员、网易公司首席执行官丁磊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助企纾困、改善营商环境等方面的实实在在举措令他感到振奋,“作为数字经济从业者,我们将牢牢抓住新机遇,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助推中国文化IP走出去。”(本报记者 康 朴 徐 蕾 孔德晨)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3月09日 第06 版)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113 字。

转载请注明: 政策务实,市场主体添活力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