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部分个股开始出售资产,试图在最后关头通过售卖资产扭转一年的业绩颓势,达到规避披星戴帽或者暂停上市风险的目的。虽然短期而言,这样的个股可能会有一定的投机机会,但投资者还是要提高警惕,因为这样的个股更多的是在玩财技,基本不重视中长期业绩的稳定增长。
又到年末,上市公司保壳需求大增,卖房卖地、高价卖出公司资产等方法都有机会被上市公司使用,总之,保壳的宗旨就是增加上市公司的报表利润,但又不能花太多钱,很多操作还得找合作方帮忙,有些保壳成本还得通过二级市场“报销”,所以投资者还是要注意相关的追高风险。
本栏把年底突击保壳的方式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直接注入资金的,例如政府补贴、大股东赠予,这类突增业绩的方式很直接,但是成本也很高,毕竟要有实实在在的资金注入,地方政府和大股东注入的资金总要有个说法,所以这类公司的质地一般都还是不错的,保住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未来才有可能通过税收、股东价值提升拿回成本。
第二类就是变现型,例如卖房、高价出售资产等,这样的保壳有两种可能,一是公司持有的房产或者资产已经出现价值提升,于是直接卖出变成财务利润,增加业绩,这类公司要说还是不错的;第二种可能就是房产或者资产本身并没有升值,而是找合作方,让对方以远高于市价的价格买走,然后增加报表利润,但是这样的合作方往往并不会直接进行现金支付,这种交易往往配合着股价的炒作,合作方需要从二级市场股价买卖差价获得利润来弥补自己的交易亏损,如果拿不到这个炒作利润,上市公司卖出的资产可能不会那么容易拿到钱,不排除以应收款的形式长期存在。
第三类更是财技展示,例如1元甩卖亏损子公司,因为有些字公司是要合并报表的,巨大的亏损可能直接导致公司业绩亏损,但如果这家子公司不在了,那么就不再需要合并报表,于是上市公司如果甩掉这一包袱,那么就能实现业绩扭亏。虽然这一子公司是上市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只要报表上转卖给别的公司,就能实现保壳,这样的扭亏其实毫无意义。
但是从二级市场的股价看,考虑到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和合作方一定知道公司要保壳扭亏,所以股价也大概率会有所动作,投资者如果逢低买入问题还不是很大,但如果是在上涨之后进行追高操作,那么风险就会比较高,毕竟这样的扭亏并不是主营业务的改善,第二年还是要继续痛苦挣扎,投资者买入这样的股票,不属于价值投资。
北京商报评论员 周科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