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上市的“蔚小理”,为何有了回归“港股”的想法?

过去一年,是造车新势力最疯狂的一年。

身处头部队伍的蔚来、小鹏、理想,无论是在新能源车市场亦或是资本市场,都可谓是风生水起。历经“资本荒”和产能爬坡之后,它们在汽车市场上已经占有一席之地,市值更是翻了几番进入到主流跨国车企的行列。

赴美上市取得充足的融资以及知名度之后,最近却频繁传出蔚来、小鹏、理想将再次回港上市的消息。据财联社3月29日报道,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已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理想汽车尚未“递表”。

赴美上市的“蔚小理”,为何有了回归“港股”的想法?

3月9日,路透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称,“蔚小理”计划今年赴港上市,以筹集更多资金。三家造车品牌拟发售至少5%的股份,按美股市值计算筹资总额或为50亿美元。针对以上信息,三家公司未发表相关置评。

但对于各位看官来说,造车新势力头部三驾马车都纷纷回港上市,背后的用意更耐人寻味。

回港是顺势而为

先来说说当初蔚来、小鹏、理想赴美上市的原因。首先,国内上市对于IPO企业的净利润、营业收入、净资产等财务状态都作出了硬性要求,整体审核流程复杂、时间较长。对于短时间内需要大量资金流的造车新势力来说,这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赴美上市的“蔚小理”,为何有了回归“港股”的想法?

反观海外上市,外交易所通常上市门槛较低,申请程序简单、周期短,融资速度也相当快。与国内IPO相比,海外IPO通常能赢得较高的国际声誉,能大大提升品牌价值和国际市场扩展能力,无疑是造车新势力在初期的最佳选择。

当然,赴美上市也存在劣势。首选,美国上市的发行费用和维护成本比较高,由于对美国相关制度法规的不熟悉,公司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和诉讼风险也比较高。

另外,中概股在美国股市往往不受待见,股价被压得较低,难以真正体现中概股真正的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在美上市面临着做空机构的威胁,股价波动较大。

赴美上市的“蔚小理”,为何有了回归“港股”的想法?

最近几年,连阿里、百度、腾讯都纷纷返港上市,增发股份后能让更多的人参与投资,带来更多的资金流。交易量上来了,市值才更有机会被拉高,不断扩展的业务才有了充足的资金去推动落地。而“蔚小理”的回港也就不意外了。

资金压力依然存在

话说回来,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不管是赴美IPO亦或是回港IPO,最真实的需求还是资金。

过去几年,造车新势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借着新能源这股东风以及政策红利,它们在汽车市场迅速站稳脚跟。而资本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概念股的热情也空前高涨,“蔚小理”在股市中上演着一场又一场的狂欢。

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这一巨大的蛋糕,不少科技/手机巨头于今年纷纷宣布入局造车。更多跨界玩家的加入,不但使新能源车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也增加了融资的难度。叠加补贴退坡的影响,资金压力已经是一众新势力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赴美上市的“蔚小理”,为何有了回归“港股”的想法?

回顾蔚来、小鹏过去一年的发展,全年累计交付分别为43728辆、27041辆,同比均超过100%以上。仅有一款车型的理想汽车也有32624辆的良好成绩。营收方面,“蔚小理”分别为162.58亿元、58.44亿元和94.61亿元。

整个2020年,“蔚小理”虽说都实现了毛利率的成功转正,但53.04亿元、27.32亿元、1.52亿元的净亏损数据,还是说明了它们尚未完全实现自我“造血”的能力。

而造车新势力在未来几年不但要建厂扩充产能,还要不断完善销售渠道网络,更要为产品技术迭代更新持续投入。造车就是一场烧钱大战,对于尚未拥有盈利能力的造车新势力来说,更是一场持续的烧钱战。

谨防资本泡沫

即使是特斯拉,连续亏损17年后才迎来首个盈利年,但这并不影响它现在6100亿美元的市值。同理,虽说其他造车新势力仍处于连年亏损的状态,但也毫不影响资本市场的投资热度。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造车新势力已累计融资超500亿元人民币。

不过,进入2021年以来,以特斯拉为首的新能源汽车股集体一路下跌。特斯拉市值已经缩水1/3,蔚来、小鹏和理想的股价也处于大幅下跌的态势,资本市场逐渐理性化使它们未来的发展愈发艰难。

赴美上市的“蔚小理”,为何有了回归“港股”的想法?

无独有偶,高瓴资本早在2020年末就清仓了所持的所有造车新势力股票。如今看来,新能源确实存在泡沫,市值虚高的背后是车企自身的销量规模和实力的不匹配。这些新能源车企在短期内难以兑现市场所期待的,就会面临股价回调的压力。

众所周知,美股股票市场受国际关系或政策影响容易引发较大的波动。反观港股,除了比亚迪之外就没有主流的纯电动汽车品牌。造车新势力此时选择赴港上市,就相当于为自己留有后路,降低不小风险。

钟述

中国企业在国外市场本来就处于弱势地位,为规避国际关系影响的风险,中概股的回归也是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对于蔚来和小鹏来说,返港上市意味着可以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让自身能得到最大的“质变”,更好地“去泡沫化”,顺利参与到新能源车市场下一个维度的竞争当中。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897 字。

转载请注明: 赴美上市的“蔚小理”,为何有了回归“港股”的想法?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