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的商业化之路,为何总是伴随争议
据报道,4月6日上午,郑州以挂牌方式出让了郑东新区一宗商业、商务用地,河南铁嵩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底价4.52亿元竞得。铁嵩科技刚刚成立两周,注册资本正好是4.52亿元,由河南铁投和沅翰实业分别持股51%和49%,而沅翰实业背后是少林资管及少林寺现任方丈释永信。
少林寺虽然不是最早进行商业化运作的寺院,但无疑是最成功甚至可以说是最彻底的。虽然身处方外之地,少林寺近年却频频因商业运作引起争议,释永信也因此受到质疑。少林功夫表演、注册少林寺商标、开发少林文化游戏……商海浮沉多年之后,“少林寺要进军房地产”的传闻,再次令人大吃一惊。
据报道,该地块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育翔路南、龙湖内环东路西,面积57.25亩,为零售商业、批发市场、餐饮、旅馆用地、商务金融用地。按照郑东新区管委会为该宗地定制的产业实施方案,项目定位为文化产业类,建成后主要业态必须从事文艺演艺、文化展览、文化创意产业办公、酒店及服务型公寓。尽管项目中包括酒店及服务型公寓,但毫无疑问的是,该项目主体是文旅产业,因为少林寺参与其中,未来大概率会建设以少林文化为主题的文旅综合体。
从铁嵩科技的股东构成来看,河南铁投持股51%,这是河南省铁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河南铁投持股51%,意味着拥有铁嵩科技的控股权。换句话说,投资、建设、运营这座文旅综合体,绝非少林寺自家“私事”,重点国企在其中掌握着绝对的控制权与话语权。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要求“加强区域旅游品牌和服务整合,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作为河南省“十大战略”之一,“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战略”不断提速升级,以少林文化为载体,打造大型文旅综合体,未尝不是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有益之举。就此而言,揶揄“少林寺进军房地产”不免有些言过其实。
尽管如此,舆论的强烈反应依然不失为一种提醒——少林寺的商业化之路,为何总是伴随质疑?
按照普通人的理解,寺院本应是远离尘世的清净之地,但少林寺近年来却因积极“入世”而被俗事缠身。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嵩山少林寺广泛注册商标,截至2020年9月13日,23年间一共申请注册666个商标,八九成都带有“少林”字样。看起来有些突兀,却也不失为构筑品牌“防火墙”的有效举措。如果说大面积注册商标纯属无奈,大举谋划商业版图则是主动出击。数据显示,少林寺商业化的主要平台就是少林资管,其先后投资了16家公司,目前仍然存续的仍有7家。
五花八门的产品和服务中,人们很容易忘记少林寺的原生态江湖地位:“禅宗祖庭”。实际上,文化价值才是少林寺最大的特色与优势,这既是少林寺大举进行商业化运作的基础,同时也是不少人对此持怀疑态度的关键——商业化无可厚非,但人们不想看到的是,纯粹的商业化运作盖过了文化的根基。守住文化的根,才能守住少林寺的魂,这既是其不断做大做强的关键,也是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基础。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赵志疆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