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朱宁
11月8日晚,祖名股份发布关于部分产品价格调整的公告,鉴于各原辅材料、人工、运输、能源等成本持续上涨,为更好地向经销商、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促进市场及行业可持续发展,经公司研究并审慎考虑后决定,对部分植物蛋白饮品(主要是自立袋豆奶)的出厂价进行上调,出厂价上调15%-20%不等,新价格自2021年11月15日起正式执行。
11月9日,祖名股份集合竞价期间一度冲击涨停,随后回落,截止午间收盘,报涨2.15%,股价25.65元每股。
净利润大幅下降 企业涨价自救
公告表示,本次部分产品价格调整有助于缓解公司成本上升压力,但可能对市场销售造成一定影响,对公司未来业绩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同时,公告显示,祖名股份对生鲜豆制品暂不上调出厂价,适当调整部分经销客户的优惠政策,具体以不同客户价目表调整通知为准。
公开资料显示,祖名股份成立于2000年,位于杭州市滨江区,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大型豆制品生产企业,现拥有安吉祖名豆制食品有限公司、扬州祖名豆制食品有限公司、上海祖名豆制品有限公司、杭州祖名食品有限公司和杭州祖名唯品科技有限公司五家全资子公司。2021年1月6日,祖名股份在深交所中小板(现合并为主板)上市。
记者通过查阅祖名股份近年财报发现,2020年虽然公司营收增长达到16.94%高点,但净利润却不如人意,从2019年41%跌至12%。进入2021年,祖名股份的经营业绩更是疲态尽显。分季看,从2020年第4季度,祖名股份的净利润与扣非净利润增速逐年下滑,最大降幅超过60%。到2021年第3季度,祖名股份扣非净利润不足千万。
在10月27日晚,祖名股份发布2021年三季报。财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63亿元,同比增长8.05%;实现归母净利润4,281万元,同比下降44.51%,主要原因系黄豆等主要原辅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上升,进而压低了毛利率。
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上市后,该公司曾一度创下46.59元/股的历史高点,不过此后便一路下滑,目前已经跌至25.65元/股。
食品企业利润惨淡 涨价实为迫不得已
今年以来,食品消费企业境况惨淡,成本压力陡增、被迫压缩利润空间。大量食品企业在营收并未出现明显下滑的情况下,净利润均出现了断崖式下跌。
恒顺醋业前三季度营收为13.6亿元,同比小幅下滑6%,但净利润却暴跌41.6%。加加食品前三季度营收3.53亿元,同比下滑16.09%,净利润同样暴跌,亏损1722今年三季度除了小部分公司毛利率实现正增长,大部分公司毛利率及其增幅比率皆呈现下降趋势。
其中桃李面包和安琪酵母毛利率下滑最为明显。桃李面包前三季度实现毛利率26.2%,同比下降16.5个百分点;安琪酵母前三季度实现毛利率29.6%,同比下降10.6个百分点。
面对如此境况,提价也成了企业不得不做的事情,实际上,在原材料、大宗商品等大幅涨价的大背景下,不少快消食品上市公司都宣布涨价或回应提价计划。
自海天味业于10月13日率先宣布涨价后,安井食品、洽洽食品、恒顺醋业、海欣食品等多家食品龙头公司的涨价策略也纷纷落地。
就连调味品中最不可或缺的食用盐在近期都开始提价了。云南能投近日表示,精制盐的产量每年达到180万吨,且目前对部分盐产品已经上调了价格,涨幅在30%~35%不等。
据统计,截至目前,共有至少13家上市公司宣布产品提价,涵盖酱油、味精、冷冻食品、休闲零食等细分领域。
成本控制能力将决定未来食品企业经营状况
记者就此次食品行业普遍涨价的情况,采访了招商证券宏观研究员,其表示,今年来,CPI(生产物价指数)和PPI(消费物价指数)的增速差持续扩大,并且已经扩大至历史最高位。这意味着上游原材料的成本全部被生产企业消化,而并没有能传导至消费端,这就是目前生产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只能自我消化原材料涨价,传导不到下游消费端。
而消费偏弱,根源在于疫情。由于疫情输入风险持续存在,民众消费始终难以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同期PPI增速由9.0%上升至10.7%。10月份PPI同比可能高达14.2%,刷新历史纪录。但是核心CPI增速却由7月份1.3%小幅回落至1.2%,已经出现剪刀差情况扩大的情况了。
同时,该研究员说到,现在最大的矛盾在于,市场需要刺激消费,但是居民不愿意消费,疫情给企业和个人的压力都不小,在随时可能有企业停工停产的情况下,部分城市“房贷断供潮”也有抬头的迹象,外加需要控制通胀,所以消费不振实属无奈。
对于食品企业涨价能否给企业带来基本面改善的问题,记者也电话采访了相关研究员,其表示,这次的涨价目前看来更是一场“成本倒逼式涨价”,原材料价格、能源价格、人力成本、运输成本均在上涨。在原料涨价和疫情的双重压力下、经济增长乏力、需求不振,涨价是企业不得已之下的自救行为。
该研究员说到:“如果不能将成本传导到消费端,那么迎来的只有倒闭,但是一旦选择涨价又可能失去大片客户,倒闭和失去部分客户,目前生产公司只能选择后者。”
该研究员表示,对于头部企业来说,可以缓解一部分的成本压力,但是对于其他企业,带来的不一定是改善。在市场格局分散的行业,大部分品牌并没有特别明显的竞争力,市场占比也并不高,很多公司并不具备涨价能力,但是被动涨价之后,可能带来的是客户资源倾向头部品牌,造成头部品牌的富集,而众多二三线品牌可能会面临更多的问题。
从目前来看,宣布提价的企业主要为行业龙头,话语权较强,品牌影响力较大,对行业其他企业具有引导作用。因此,在二三线企业涨不涨价的问题上,成本控制能力将成为企业的生死线。一旦有一家公司成本端控制不住选择提价,市场上有太多可替代的产品,这样公司只会失去更多的客户。部分成本控制能力较强的企业也将借机占领市场份额,部分细分领域或将迎来洗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