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创业板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进入注册制时代,投资者最为关注的焦点莫过于股票涨跌幅的限制变化。上市首日,10只新股涨幅超100%,涨幅最窄的也达到43%,基金打新收获颇丰。注册制作为我国资本市场改革中的关键一步,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制度改革红利持续之下,接下来市场将如何演绎?
创业板注册制首批18只新股首秀集体大涨过后,后市何去何从?交银基金量化投资负责人蔡铮表示,注册制的施行使得创业板的未来定位更加明确,明确了要注重企业的创新属性。而且注册制下,创业板采用了“宽进严出”的制度安排,一方面相对放宽入市条件,另一方面触发退市的条款也更加严格。涨跌幅限制从原来的10%提高至20%。
金融界策划《创业板40%天地板,如何参与?》特邀嘉宾交银基金量化投资负责人蔡铮为大家解读创业板注册制“开市”对市场的影响。
蔡铮认为创业板2.0是一系列的制度和规则安排,个人投资者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创业板的未来定位更加明确,明确了要注重企业的创新属性。也就是说创业板主要服务的对象是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同时也支持传统产业与“四个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深度融合。这样一方面可以推动我们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可以和科创板的定位形成差异。刚才说的是支持的方向,对应也有不再支持的方向,也就是设定了行业负面清单,与创新关联度较低的行业,如采矿业、纺织业、房地产业等,原则上不再支持其在创业板发行上市。所以对于投资而言,未来投资创业板,投资的就是成长型企业、创新创业型企业。
第二,注册制下创业板的监督力度以及退市条件更加严格。注册制下,创业板采用了“宽进严出”的制度安排,一方面相对放宽入市条件,另一方面触发退市的条款也更加严格。监管力度在加强,让公司好坏的评判权更多地交给市场。 “宽进严出”的效果是什么呢,是会加快创业板的血液循环,加大优胜劣汰效应,最终是希望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质量有整体提高。对于投资而言当然是好事,我们未来更要关注的一点是创业板的头部优势,通过大浪淘沙留存下来的几十个头部公司,相信都是经受了市场检验的好公司,中长期大概率是具有的比较明显的投资价值的。
第三,也是大家直观能看到的一个变化,创业板个股每日的涨跌幅限制从原来的10%提高至20%。这一变化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个股波动可能将提升。我们可以参考科创板的情况,过去一年多科创板整体波动性是比同期创业板大很多的。截至8月17日,科创板上市公司较发行价的涨幅最高达11倍之多,但也有公司已经跌破过发行价。所以我们预期创业板20%的涨跌幅限制真正实施后,个股波动也可能有一定提高。如果个人投资者直接投资创业板个股的话,需要更加谨慎一些。市场机构化趋势预计未来将进一步增强。
了解蔡铮:11年证券基金从业经验,现任交银施罗徳基金量化投资副总监,目前管理交银创业板50指数、交银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等多只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