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2021年6月北京马家堡鑫利厚农贸市场水果摊位批发市场水果摊位。(中国经济网 于鹤章摄)
近日,上海农信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文强在接受中国经济网采访时表示,日本、韩国的农产品标准化程度高,在产地时就已形成品牌,而中国的批发市场3年前还在用大口袋装产品,近几年包装上明显改进。
线上平台也能参与质量把控 标准化欧洲和日韩做得好
对于有人质疑线上平台相较线下很难实际参与到农产品标准制定及质量把控环节,刘文强很表示:“智慧农批云平台系统不仅仅也不应该只是一个软件平台,更多的应该是一个物联网体系。比如从流通过程或者物流过程当中的温度管控、线路的规划,如何在最优的时间让不同的产品在保鲜期内能够达到原来的目的地。再如我们有一块分平台叫做食品安全检测,就是对于不同的蔬菜、水果、肉的相关指标的检测,检测数据最终对接到交易系统中,这就是一个物联网平台。”在农产品标准制定方面,刘文强认为,海外一些国家相对做得更好。“我觉得欧洲和日本韩国他们的标准化程度都非常高,当然,这一定是伴随着经济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他们的生产相对来讲比较集约,在产地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品牌,集中生产,形成了这种品牌包装和标准。”
他以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农产品例举了中外农产品标准化程度的区别。“比如我们自己去菜场买猕猴桃,国产的就是一堆,你自己去挑,但是国外进口的猕猴桃比如说某品牌的奇异果,是一颗一颗包装的,他们农产品分级,对品牌包装和标准化要求可能比较高。”刘文强说。
三年前大口袋装产品 疫后是品牌化包装良机
刘文强还补充说,目前国内的农产品也在包装上做了改进。“三年前的批发市场,水果和蔬菜都很难有包装,基本上就是大口袋,一口袋一口袋的去卖。但现在很多水果已经呈现出一定的包装和标准了,只是暂时还没有品牌。”
刘文强表示,构建批发农产品的标准化体系是农产品线上渠道销售的重要基础,新冠疫情后正是机遇期。“一是产地端,很多农村的合作社已经开始在产地建加工车间,然后进行相应的品牌化包装和标准化生产。还有一些城市里面的批发市场商户,比如新发地的经营大户,他们从农产品产地采购农产品后拉到北京郊区,也进行相应的品牌化包装和标准化生产,所以这一定是个很好的机遇。”(中国经济网 陈婧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