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投中网
2020年6月10-12日,由投中信息、投中网联合主办,投中资本承办的“第14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在上海隆重召开。中国的创新力量正风雷涌动,奋发九州,荡涤环宇,本次峰会以“九州风雷”为主题,汇聚国内外顶级投资机构大佬、知名经济学家和创新经济领袖,共筑行业新版图,探索新机遇。
投中信息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投中资本管理合伙人陈颉在“第14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致辞中表示,由于中美关系存在巨大不确定因素,以及像瑞幸咖啡财务造假这样非常恶劣事情的发生,未来会看到一波中概股的私有化和回归浪潮。
此外,从去年的科创板注册制到今年推出的创业板注册制,未来通过IPO退出之路会变的越来越宽敞,但同时市值两级分化会变的越来越清晰。
陈颉认为投资机构退出并不等同于收益。在2019年美股上市的30多支中概股里,截至2020年5月31日,破发率达84.4%,上市后平均跌幅超过50%;港股相对表现好一些,2019年100多支中国公司在港股上市,破发率截至5月31日达36.9%左右,平均跌幅达33.4%。
在陈颉看来,未来最主要的机会还是会在中国和美国,因为这两个国家有着全球最大的消费体量和创新能力。
未来产业的机会主要是上天的机会和入地的机会。上天的机会主要是科技创新让一切成为可能,而入地的机会则是消费为王。中美有着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市场未来将会诞生体量更大的公司和更多的超级富豪。
陈颉判断,“今天我们出现了一批万亿美金级别的公司,再过10年,全球一定会出现一批10万亿美金级别的公司,由此也可能出现新一批万亿美金的富豪。”
以下为投中信息创始人/CEO、投中资本管理合伙人陈颉致辞实录,由投中网整理。
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莅临投中举办的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
在今天这个特殊时期,有机会在这个会场上面对面跟新老朋友在一起,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
我们年会的主题是九州风雷,这个词出自“九州生气恃风雷”这句诗,在这个节点来解读它的意思,九州风雷意味着我们在经历了新冠疫情之后,看问题应该保持一个积极的态度。
在新冠疫情之前,我们一直担心些什么事情?
1、我们担心美国与中国这两个全球最大GDP国家发生的摩擦,包括贸易战等;我们担心中国经历多年GDP高速增长后放缓未来会变成常态。
2、我们的VC/PE市场,募资困难,GP扣动扳机次数减少,单笔投资金额越来越高,退出不等同于收益。
我们看到最近3年的募资金额持续下滑。
另外,GP扣动扳机也越来越谨慎,投资笔数逐年下降,平均单笔投资金额逐年增高。
我们另外的一个观察是:退出不等于收益。
我们整理了一份数据显示,在2019年美股上市的30多支中概股里面,破发率截止到2020年的5月31号达到了84.4%。这些破发的公司,平均的跌幅达到54.4%。
港股相对表现好一些。2019年的100多支中国公司在港股上市,破发率截止到5月31号达到了36.9%,这些公司平均的跌幅达到了33.4%。
那么,我们来看新冠带给市场什么新的变化?
新冠是二战以来人类经济社会面临最大的挑战,也是我们所看到第一次全球性大幅度的后退,同时,它大大加剧了很多在新冠之前的趋势。
1、宏观来看,美国跟中国的摩擦貌似越来越激烈,至少中短期会持续这样的状态。
高盛3月底的报告把今年全球GDP的增幅下调到-3.8%,中国的增幅调到3.1%。这个数字的本身意义不大,我相信未来会经历更大的调整。
2、 回到我们股权市场。
至于募资来说,对大多数机构而言,依旧会持续艰难。
从投资来看,机构出手变得越来越精准,越来越谨慎。从2020年Q1披露的融资数据看,平均单笔投资金额达到3500万美金。
3、未来,通过IPO退出之路将变得越来越宽敞,但是,市值两级分化也会变得越来越明显。
我们看退出市场。美国最近发生什么事情?
因为中美关系巨大不确定性,加之有瑞幸咖啡财务造假这样非常恶劣的事件发生。所以,我们看到了中概股纷纷选择在香港二次上市,比如网易、京东选择香港二次上市。这里面,港股市场是这个趋势的最大受益方,而未来我们还将看到一波中概股私有化和回归浪潮。
另一个退出市场的巨大改变是在A股市场。
在座有很多人民币基金大佬应该感触非常深,从去年的科创板推出,到今年年底将推出创业板注册制。自这两个巨大的利好消息释放之后,我们会看到过去3-4个季度的IPO申报企业数量急剧上升,过会率达到90%。
未来,通过IPO退出之路将变得越来越宽敞,但是,市值两级分化也会变得越来越明显。
再回到资金端本身,对大部分的机构而言,募资越来越难。但事实上,大量的资金聚拢到头部机构。2019年披露的10支基金总募资额达到整个市场总募资额的35%。
头部效应加剧,这会导致两级分化进一步加剧。我们坚信未来一定会出现比肩美国资本的大型资产管理公司。
那么头部公司的体量会大到什么程度呢?
我们看美国,黑石(Blackstone)已经到了6,000亿美金,美国还有很多家千亿美金规模的资产管理公司,包括KKR、凯雷等。
我们坚信,中国一定会出现一批数千亿美元的资产管理公司,甚至会有达万亿美元资产管理规模的公司出现。
这是基于过去我们看到的市场机会。展望未来,我们能看到哪些创投两端的机会呢?头部企业继续增长,未来产业“上天”和“入地”的机会。
第一个机会是:头部企业势不可挡。
我们看到头部企业不断集中。标普500市值前五的公司,占整个市值比重的22%,而创业板TOP5公司在创业板的市值已达到15%。
2020年1月1号到5月31号,同样标普500的5家公司今年表现是正11.7%,去除掉这5家公司的整体表现是-9%,回报差达到20%。
同纬度来对比,今年前5个月,创业板这两个数字分别是23%和8%,回报差也达到了15%。
我们认为未来市场主要的机会是来自于美国和中国这两个国家。这两个国家有着全球最大的体量,特别是整个消费体量,有着全球最强劲的创新力。
第二,关于中美市场具体的创投机会,我们认为未来产业的机会主要是上天的机会和入地的机会。
上天的机会,主要是科技创新让一切成为可能。
我们看美国头部5家的科技公司,从谷歌的母公司到Facebook,他们是5.5万亿美金,平均每家是1.1万亿美金的市值。年龄稍长的朋友,可能记得在不久以前千亿美金的公司已经是很牛逼的公司,但今天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万亿美金级别的公司。
所以现在有人说,再过10年,全球一定会出现10万亿美金级别的公司,全球范围内还会出现一批个人身价1万亿美金的富豪。
我们看中国头部的5家科技公司,从阿里、腾讯、美团、京东、拼多多,加起来的市值到了1.3万亿美金,平均每家到了2-3千亿美金的规模。
我们相信这些头部科技公司,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持续会占领这个社会越来越多的比重,包括创新力、包括占领我们的时间、占领我们的消费力。
入地的机会,我们认为也是中国内需推动的机会。
我们认为中国的消费,头部消费品牌的崛起,将是中国长久的最大的一个引擎或者是动能。
消费,其实是包括了很多,包括医疗,包括衣食住行。我们随便举5个消费的头部公司,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国民品牌茅台,到格力、恒瑞、海天,都到了500亿美金左右的市值。中国5家头部消费公司也有4,200亿美金的市值。未来,这个市场还会继续增长,所以入地也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在说完上天入地的机会之后,还是让我们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这句话是Warren Buffett说的,最近我非常尊敬的一位好朋友也和我说了同一句话 ——“When you are nearing your end of life,your only measure of success should be the number of people you want to have loveyou actually do love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