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气候变化正威胁金融稳定

  中国商务新闻网 近日,美国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FSOC)发布《气候相关金融风险报告》,首次认定气候变化是美国金融稳定“正在出现和日益增长的威胁”,要求金融监管机构采取必要措施应对气候相关的金融风险。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吕昊旻分析,当前气候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导致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面临挑战,并导致碳密集型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违约风险上升,促使碳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国家的主权违约风险增加。

  气候变化成为威胁金融稳定的重大因素之一。在《气候相关金融风险报告》中,美国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指出,随着气候变化的持续,金融体系面临的气候相关风险不断增加,气候变化带来的经济损失不断上升。由此引发的金融后果成为冲击金融体系的来源,威胁金融稳定。从短期看,气候变化通过更为频繁和严重的灾害直接影响金融稳定。气候异常、环境污染等气候变化的物理风险会显著侵蚀抵押品和资产价值,尤其对保险业、抵押贷款市场、养老基金等金融领域产生巨大影响。随着气候变化,气候风险敏感地区突发性减值损失的风险增加,导致大量金融机构的抵押品和资产价值缩水,致使其资产负债表恶化,进而危及金融市场正常运转。从长期看,推动经济低碳转型时机和速度不确定性对金融市场产生不利影响。一方面,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意外出台或消费者、投资者偏好迅速变化,可能会导致受影响企业和行业的资产价格突然下跌,增加了不确定性,并导致顺周期的市场动态,包括大量抛售碳密集型资产,以及引发潜在的流动性问题。另一方面,转型加速导致碳密集型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违约风险上升,并促使碳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国家的主权违约风险增加。

  对于气候变化引致的金融风险评估成为全球共识。《气候相关金融风险报告》的出台,标志着美国金融体系在抵御气候变化威胁方面迈出“重要的第一步”。从全球看,气候变化威胁金融稳定的理念得到广泛认同。近期,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相继公布气候风险与金融稳定的相关报告。例如,欧央行于2021年7月公布《气候相关风险与金融稳定报告》;巴西中央银行于同年9月公布《社会、环境及气候相关风险与挑战报告》等。从区域看,欧洲走在气候风险测度与评估实践的前列。欧央行最先开启关于气候压力的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在缺乏气候应对措施的情形下,极端气候事件对公司违约的影响将在未来15~30年大幅上升,严重影响金融机构的稳定运作。其中,在银行业领域,高气候风险情景中的预期损失占银行资产的1.7%左右,并且损失集中于对电力和房地产行业的信贷。中国人民银行正在探索对金融机构的压力测试,系统性地考虑气候变化因素,并在《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1)》中明确提出,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鼓励金融机构评估和管理其环境和气候风险。

  增强应对气候风险的能力成为监管机构未来关注焦点。当前,气候相关风险监管面临缺乏数据、一致性、可比性等方面的困境,为此,需要从监管资源、数据、披露、脆弱性分析四个维度提升应对气候相关风险的能力。一是增加专门用于评估气候相关风险的专业知识和监管资源。成立气候相关金融风险委员会等专业职能部门,识别气候相关金融风险、协调监管机构以及酌情采取行动缓解金融稳定风险。加强与气候相关工作的公众沟通,了解并解决对经济弱势群体的不利影响。二是收集新数据以更好地评估这些风险。制定通过数据收集、数据共享获取必要数据的计划,填补数据空白。在可能和适当的情况下,制定一致的定义和相关标准,促进与气候相关金融风险敞口的数据共享、数据分析。三是加强与气候相关信息的公共披露。重新审视并调整现有政策的公开披露要求,以促进气候相关风险信息的一致性、可比性和决策实用性。根据银行的规模、复杂性和经营活动,规范商业银行向市场参与者提供有关机构与气候相关的金融风险信息要求。四是进行“情景分析”以评估可能的未来风险。制定情景分析计划,创新运用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的新兴工具,评估不同气候情景下的金融体系。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676 字。

转载请注明: 报告显示气候变化正威胁金融稳定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