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1800亿!一年卖猪1851万头的猪王,市值被小弟吊打了

文 | 张佳儒

《天龙八部》中,有南慕容和北乔峰。在养猪界,A股有南温氏与北牧原。

温氏股份和牧原股份,一个是当年的老大哥,一个是小老弟,一个是当年的创业板股王,一个当年市值不足百亿。

如今,牧原已超老大哥,无论是盈利还是市值以及今年股价的表现,牧原都上演了绝地反击。到底发生了什么?

差1800亿!一年卖猪1851万头的猪王,市值被小弟吊打了
问题出在养猪模式上,温氏主打“公司+农户”,牧原主打自繁自养模式,两家公司的业绩和市值对比其实是两种模式的PK。

风口上的猪造富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2018下半年,二师兄远在非洲的大表哥得了非洲猪瘟,不仅要被抬棺,还很容易传染。

物以稀为贵,如今的猪价是37元/公斤,翻了好几倍,有人吃红烧肉很久没有放纵过了。既然这么贵,不吃行不行啊,那是不可能的。

中国人是全球最能吃猪肉的人,人均年消费猪肉量40斤,也就是平均每人每年要吃掉小半头猪,且吃肉欲望非常稳定。

刚需+稀缺,二师兄的身价飞上广寒宫。猪价一涨,最开心的当然是养猪的。比如温氏,在2017-2018年的猪价下行周期中,净利润增速是负的,2019年大增252%,2020上半年的数据也是200%的增长。

差1800亿!一年卖猪1851万头的猪王,市值被小弟吊打了
开心的还有投资者,2018年8月,温氏从15元底部开始启动,2019年3月涨至36.46元,总市值2300亿元,一度成为创业板股王,股东打开账户,仿佛都能闻到肉香。

尴尬的是,温氏后劲不足,自2019年3月创下36元高点之后,股份呈现震荡下行的走势。截至8月21日收盘,温氏报23.81元,较高点跌幅33%,总市值1518亿元。

牧原的表现却逆袭了,2019年净利润暴增1075%,2020上半年暴增7026%。利润刺激股价暴涨,牧原当前股价89.74元,总市值3363亿元,比温氏多了1800亿元。

差1800亿!一年卖猪1851万头的猪王,市值被小弟吊打了
养猪暴富,真不是一句玩笑,牧原实控人秦英林夫妻俩的身家财富大约1850亿元,把丁磊、刘强东等一众大佬甩在身后。

两种模式在PK什么?

按照正常逻辑,业绩支撑股价,温氏被反超,一定是先从业绩开始的。两种模式的PK,首先是业绩的PK。

2017-2019年,温氏的营收规模在550-730亿元,净利润在39-139亿元。同期,牧原营收在100-200亿元,净利润在5-61亿元。从数据上看,温氏比牧原大了好几个码,甚至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

要说明一点的是,温氏业务不仅是养猪,还有养鸡等业务,牧原是单纯地就是养猪,但温氏仍旧是养猪第一大户。

差1800亿!一年卖猪1851万头的猪王,市值被小弟吊打了
2019年报中,温氏卖了1851万头商品肉猪,生猪收入418亿。牧原卖了1025万头猪(商品猪867万头+仔猪154万头+种猪2.71),生猪收入196亿元。

从2019年以及前几年的数据来看,无论是规模还是收入,温氏是绝对的猪王。这和模式有关,公司+农户的轻资产模式能够让温氏快速扩张。

在央视的《对话》栏目中,嘉宾认为公司+农户在疫情防控上更靠谱。理论上,温氏对于牧原,优势将不断扩大,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却恰恰相反,这又是为什么?

先看一组数据。

2020上半年,温氏销售商品肉猪486万头,实现肉猪养殖收入232亿元;牧原销售生猪678万头(商品猪396万头+仔猪273万头+种猪8万),生猪收入207亿元。

回顾去年同期,2019半年报中,温氏销售商品肉猪1177万头,牧原销售生猪581万头(商品猪521万头+仔猪59万头+种猪0.42万头)。

不难看出,温氏的商品猪头数同比急剧减少,而牧原虽然商品猪销售减少,但仔猪和种猪大量增加。反映到业绩水平上,2020上半年,温氏营收359亿元,净利润41亿元;牧原营收210亿元,净利润107亿元。

很明显,温氏在生猪的销售规模和业绩上已经被追赶和反超。当然,温氏净利润被反超是受了养鸡等业务的拖累,但养猪业务的急剧下滑无疑是相当重要的原因。

得母猪者得天下

商品肉猪的数量怎么突然少了?归根结底是仔猪和母猪变少了。非洲猪瘟来袭,大批生猪被捕杀,其中就包括育种的母猪,没有母猪,仔猪也就无从谈起。

在温氏的财报里,表面上是缺少了仔猪和种猪的收入,实际上反映的是仔猪和种猪的不足,如果防疫水平和牧原相当,仔猪和母猪是影响温氏业绩的重要因素。

差1800亿!一年卖猪1851万头的猪王,市值被小弟吊打了
今年2月份,温氏发布一则《关于实施猪苗外购工作奖励的通知》,文件显示,三级公司外购猪苗工作相关的总经理级干部、经理级干部等人员,每月按照外购猪苗实际数量给予5元/头的奖励。

投资者问,是否反映当前温氏自有产能不足?董秘明确表示,在种苗不平衡的区域,鼓励下属公司外购部分猪苗,弥补自身产能不足,盘活公司合作农户资源,增加出栏量。

今年4月份,温氏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正常用来生产的二元母猪紧缺,需要加大从三元商品猪中挑选优秀母猪留作种源,三元母猪占比大概30%左右。8月11日,温氏表示能繁母猪数量为110-120万头,预计在年底可达到170万头的目标。

理论上,三元母猪的生产效能与优秀二元母猪相比,下降20%左右。历史上,尚未出现三元母猪大规模使用的情况,从行业来看,三元母猪会被提前淘汰。

截至今年6月底,牧原有能繁母猪191.1万头,后备母猪90万头。显然,从能繁母猪和品种上,温氏和牧原的差距已经拉大。

这和养猪模式相关,在自繁自养模式下,牧原建立了独特的轮回二元育种体系,这种独特的轮回二元育种体系所具备的肉、种兼用的特点,可以直接留种作为种猪使用。

不难看出,温氏和牧原不同的养猪模式,PK的不仅是扩张速度、防疫水平,还有非常关键的繁育体系,以及与之匹配的精细化管理能力。种种因素影响下,温氏的盈利和市值被反超,也就不足为奇。

当然,两种模式本身没有优劣之分,只是在不同场景下,能够发挥不同的优势。在其他条件对等下,温氏轻资产扩张更快,牧原重资产扩张厚积薄发,因此也不能从一时成败论英雄。

从子公司数量上看,温氏主阵营在长江以南、牧原在长江以北,两者的阵营互有交叉,温氏的扩张形态像是711模式,一个区域填满再进入一个区域,牧原是中心往外扩散,子公司扩张像是复制粘贴,究竟谁是江湖的老大,还有待观察。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418 字。

转载请注明: 差1800亿!一年卖猪1851万头的猪王,市值被小弟吊打了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