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陶凤 王晨婷)9月5日,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在服贸会现场接受了北京商报记者的专访。她说:“其实自从2012年京交会举办以来,我就多次参与。和服贸会关系还是比较密切。”
谈及今年参会最大的感受,赵萍表示,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的背景下,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而中国顶住压力,继续举办服贸会,并且将服贸会打造成服务贸易领域世界各国对接商机的平台。通过展览、洽谈等多种方式,为企业提供更多商机。这也是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与各国分享中国的发展机会。
另外一方面,随着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与消费升级的步伐不断加快,国内对于服务贸易的需求也在进一步上升。而疫情对服务贸易的打击是最大的。“由于疫情限制了人员的跨境流动,对于服务贸易的影响对货物贸易更大。因此,在疫情背景下举办服贸会也为世界各国和各国企业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共同去研判未来服务贸易的走势,和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如何实现新的突围。”赵萍告诉记者,特别是对应今年数字经济发展的大潮,怎么通过数字化建设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实现创新发展,为世界经济的复苏注入新的动力。
赵萍也在9月5日参加了2020年京津冀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协同发展论坛。论坛主要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结合疫情常态化形势,从京津冀产业布局调整、自贸试验区发展、数字经济的角度,探讨京津冀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产业开放合作模式。
在论坛上,赵萍演讲的题目为《京津冀要素流动的几点思考》。主要从当前京津冀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制度创新的角度出发,为京津冀要素流动提供更多的建议。
“实际上,京津冀要素流动目前起点非常高,而且推进的速度也很快。在资金、技术、人员等要素的流动方面有了很多创新的举措,为京津冀之间的要素流动打破了相关的制度障碍。而且相关硬件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赵萍表示,京津冀要素流动要结合三地不同的定位以及三地的产业优势,特别是利用好天津自贸区、河北自贸区这样的制度创新新高地。能够通过制度创新释放出更多的制度红利,为企业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从而促进要素高效、有序的流动。使京津冀能够在自身特色和产业基础上打造新的增长极,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