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核酸企业”——如诺唯赞、达科为等——扎堆上市,颇为蹊跷。
但路途并不顺畅。近日,一家年赚1.01亿元的“核酸企业”折戟IPO——“翌圣生物”:今年上半年,“新冠业务”占其总收入近四成。11月23日,上交所发公告称,该公司尚有事项需核查,取消原定于11月25日的上市申请审议。
而就在该事件发生前几日,深交所、上交所公开向媒体声明:将对“核酸企业”从严审核,尤其是考察“科创属性”以及“可持续经营能力”。
新冠疫情是偶发事件,给公司创造的是短期利益,而上市是长期远景——如果一批原本没有上市能力的企业,通过疫情的短期刺激而上市,将会带来巨大的资本浪费。
这其中的焦点问题是:如果把“新冠业务”剥离,这些公司是否还具备上市能力?本文以“翌圣生物”作具体案例。
该公司的核心业务可总结为一句话:生物试剂的研发+生产+销售。生物试剂位于生命科学的产业链上游,广泛应用于体外诊断、医药研发、疫苗生产等。
它的客户分为两类:一类是科研机构,如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一类是工业机构,如华大基因,用于制作体外诊断、基因测序试剂等。
“新冠业务”中,“翌圣生物”提供的产品为检测试剂盒等。
综合业绩数字,铅笔道认为:“新冠业务”对“翌圣生物”的上市起了很大助推作用。换句话说,若将“新冠业务”剥离,“翌圣生物”可能无法实现上市条件。
科创板有一项评估标准为:最近3年收入复合增长率达20%,或最近一年营收达3亿元。
2020-2021年,该公司的年营收分别为1.86亿、3.22亿,“新冠业务”占比分别为24.77%、25.72%。今年1-6个月,公司营收2亿元,“新冠业务”占比达38.28%。
假设“翌圣生物”今年能成功上市,情况尚好(还剩33天)。倘若无法上市,其业绩数字达成条件的难度较大。
首先是“最近1年的增长率”可能无法实现。
剥离“新冠业务”后,2021年该公司营收约2.4亿元。要实现20%的符合增长率,今年公司必须实现1个条件:非“新冠业务”营收达2.88亿元。而上半年,它完成的是1.23亿,还差1.6456亿。
其次是“最近1年营收破3亿”可能无法实现。
剥离“新冠业务”后,2021年公司的营收为2.4亿,已经不算符合上市条件。从今年上半年的数字看,“翌圣生物”的收入增长主要依赖“新冠业务”,净增长达3556万元。
由此可见,疫情对“翌圣生物”的上市起了较大助推作用。
该公司的“新冠业务”毛利非常高,高达95.43%。2022年1-6月,“新冠产品”收入为7689.73万元,毛利润高达7338.4万元——占公司总毛利的47.38%。
“新冠产品”的主要成本为:直接材料、人工、制造费用。其中,直接材料占成本大头,约为62.12%(2022上半年),主要包含生化试剂、酶、试剂盒、包材等。
而相对来说,其他业务的毛利有点“失色”,约为65.73%。2022年1-6月,非“新冠产品”收入约为1.24亿元,毛利润为8148.47万元。
“新冠红利”正在加速减弱。据招股书陈述,自2020年以来,检测试剂盒的价格持续下跌。疫情爆发初期,在供不应求的大背景下,检测价格曾一度达到260元(每人份)。2020年6月,相关部门以集中采购等形式引导降价。据2022年5月最新部门文件,各省要求将单人单检降至16元以下,多人混检降至5元以下。
由于市场竞争加剧,“翌圣生物”的产品也下滑严重:单价陆续从2020年度的0.65元/rxn,降至2022年Q3的0.1元/rxn,降价幅度达84.6%。(注:rxn指实验中发生反应的次数,为生物试剂行业通用计量单位之一)
在红利加速下滑时,“翌圣生物”冲刺上市也是形势所迫。
首先,竞争对手在加速资本化,如诺唯赞(今年11月15日上市)、菲鹏生物(Pre-IPO)、义翘神州(2021年8月16日上市)、 百普赛斯(2021年10月18日上市)等。
竞争对手一旦在资金上占据优势,就会加速抢占市场份额。
其次,从市场份额角度看,“翌圣生物”本身的排名就靠后。比如在基础科研领域-科研机构用户的市场竞争里,“翌圣生物”占比仅为1.21%,排名靠后。
又比如在分子诊断原料酶市场,“翌圣生物”的占比仅有2.69%,远低于其它同行。
因此,对于“翌圣生物”来说,“最好”的结果是在今年12月31日前上市,一旦无法完成,在后续的竞争格局中,公司将会更加被动。
铅笔道编辑部成员不持有所述企业股份,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