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管控掀起的“抢菜”热潮,为线上平台输送了大批流量,生鲜电商迎来“小阳春”。数据统计显示,2019年国内生鲜电商市场规模高达2888亿元,比2015年的828亿元增长了逾2倍。冷链物流作为生鲜产品的“生命线”,为其保温保鲜、运输及配送全程“保驾护航”。
研究数据表明,全国冷链物流产业市场规模预计在2020年突破4000亿元,国内冷库仓储总存量逾665万平方米,可观的市场价值将冷链物流投资推上新风口。冷链物流是蓝海还是红海?广州作为广东冷链产业的核心及资源高地,发展态势如何?对此,戴德梁行给出了详细解读。
走上风口的冷链物流市场
自2010年起,多个政策措施的发布,推动冷链物流市场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近年随着制冷技术的提高,以及在食品、药品等重要供给品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国家与地方政府对冷链物流产业愈加重视,行业发展整体向好。从发展趋势上看,生鲜电商的逆势崛起,拓宽了冷链物流的发展空间。供给侧改革、市场主体多元化等因素促进了冷链物流的升级转型。
戴德梁行广州产业地产部主管及董事黄文礼分享,目前冷链物流行业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广东省内来说,珠三角区域冷链业相对发达,粤东、粤西及粤北地区较为落后。冷链设施的构成中,则存在低温库占比高,保鲜库占比少,肉类库多而果蔬库少的现象。冷链物流企业大多规模较小,市场管理缺乏规范性,集中度不高。
国有企业:进击的“新玩家”
国有企业近年积极参与多起冷链投资交易活动,成为市场上崭露头角的新晋开发主体。在华南地区,以越秀集团、广弘控股、招商局集团、光明乳业、中国铁路及深农集团等为首的国有冷链物流企业,通过布局全国综合物流中心、整合冷链上下游资源及运营冷链物流园等多元化方式,成为市场上备受瞩目的新力量。
作为看好冷链行业发展的新生力军,越秀冷链物流经营拓展部经理林伟华分享,冷链物流市场需求总量近年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2018年全国冷链物流需求总量高达1.89亿吨,同比增长超过22%,冷链相关产品销售总额突破47000亿元。越秀冷链物流看好市场发展前景,积极设立现代化城市配送型冷库、应用物联网及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为冷链项目提升“造血”功能。
冷链物流产业未来新格局
未来在冷库仓储、物流延伸到原材料交易、粗加工、零售等多个环节的完善下,冷链物流产业链条将不断延长。黄文礼进一步分析,在产业横向发展上,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将链接更多相关产业内容,冷链物流网络持续建设扩大,从而覆盖更多传统的物流环节。产业链的延长将涵盖从原材料生产到最终产品销售等主要环节。纵向发展方面,传统业务形态将不断细化升级配套,来带动加工、运输环节效率的提高。
广州冷库市场:备受关注的种子选手
广州作为全国最大的消费品生产中心及珠三角最大的物流中心,在各大产业带动下,已成长为冷链物流市场的种子选手。优越的区位、巨大的市场需求及多管齐下的政策红利,正为广州冷链产业蓄力前行。戴德梁行广州产业地产部助理董事刘嘉欣分享,广州占据了粤港澳大湾区及珠三角城市群核心位置,每年易腐食品消费量逾 200万吨,涵盖果蔬、肉类、水产品等类别,其平均冷链流通率不足30%,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这个数字是95~98%,市场潜力可观。随着《广东省冷链物流发展“十三五”规划 》等政策遍地开花,大大促进了冷链物流业的降本增效,推进大型冷库建设及城市配送的完善,广州冷链物流布局日益完善。
冷链产业价值高地
广东省是国内冷库物流“重仓之地”,以近40万平方米存量规模在全国遥遥领先。省内拥有逾1700座冷库,超过1万台冷藏车,340万吨冷库总容量。广州作为冷链产业的资源高地,表现不俗,不仅以4.08%的低空置率及较高的租金水平105元每平方米每月,居全国前列;其冷库容量超过110万吨,拥有冷藏车约1800台,5000吨以上规模冷库62座,冷链物流相关企业逾100家。
“疫”后机遇
疫情直接推动了生鲜电商渗透率的增长,冷链物流需求增大,其发展同样受到政府各方关注,有望一跃成为新的投资热点。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系统的完善升级,冷链物流将拥抱硬件及配套设施的更新换代。同时,冷链产业依旧面临行业标准缺失、物流信息不对称及供应链脆弱的问题。
疫情倒逼冷链物流商业模式的变革,原本通过肉菜市场及门店到达消费者手中的产品,在疫情影响下对冷链配套及流通环节提出了新要求,原材料通过冷链综合体的恒温储存,经由电商平台到达消费者手中,这一新趋势培养了大批线上消费的新用户。新兴技术包括区块链、大数据及物联网的推广与应用,促进了冷链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如物联网赋予了冷链仓储实时监测功能,通过可视性有效管控物流网络及监测仓库温度,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在新的市场格局下,冷链物流市场将以千亿价值规模,撬动全新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