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8日,山西省太原市,大批应届毕业生排队进入太原人才大市场应聘,寻找工作机会。 图/IC photo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有政协委员在提案中建议,“大学本科阶段实行4年至8年弹性学制,能给予有结婚意愿的大学生学习和组建家庭的时间自由”。这一话题迅速登上热搜的同时,网友也发现“弹性学制”并非新名词,早在20年前就有过相关讨论和政策出台。
为何 “弹性学制”一再被提及,且至今仍受关注?想来,或许是在当前社会和家庭大背景下,“非弹性”的人生容错机制,并没有给大学生们提供足够的“弹性”伸展空间。
对我国大学生而言,“弹性学制”和“间隔年”已是热词。面对培养方案上“学习年限三至六年”的字样,不少大学生大概都曾遐想,若能“间隔”一年,我能做些什么?随之而来的,大概也会是一组理想主义的画面:甩开课业,独自远行,背包青旅,义工支教……仿佛从学海中抽身,美好前程在即。
但是,大学生们真要将此付诸现实,却又难免要碰壁,最常见的理由可归结成一句话:别做“不正常”的那个。
当然,这理由也并非空穴来风。社会远比“象牙塔”现实,选择“不正常”的大学生,其所见可能并非“理想主义画面”。而偏离既有的轨道,脱离父母的掌心,看重稳定的传统家庭也难以接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仍是父母早已精心预设的道路——升学、就业、成家,每一步任务都很清晰。
长辈的经验积累,寄托在后辈身上,就逐渐演化成所谓的“望子成龙”。但从子女角度看,如果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父母对自己人生的规划,也就是放弃了父母视野之外的更多可能性。当“妈妈觉得你冷”拓展到生活每一个角落,子女在迷茫中孜孜以求的,又是谁的梦想?
正是这些社会意识中所谓的“正常”轨道,以无形的大手约束着大学生们的“弹性”。试想,如果递上六年本科毕业的简历,你要面对的往往就是先入为主的怀疑:你这是学习能力不佳留级了,还是因为身心健康问题休学了?或许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一个毕业生的命运就会被面试官用这种臆测,从“正常”里悄然剔除。
与此类似的各种标签,折射出竞争压力下低容错选择的人生道路,从源头磨损着大学生的热情。
因此,在当下情况下,只有降低试错成本,才能让大学生们敢于在关键时刻“弹”出现成的轨道。否则,即使父母放下了、学校放下了,社会评价仍缺乏配套的“弹性”,大学生们又怎敢擅自走出舒适圈,拿自己的前程为代价赌这一把?
▲2021年7月,一则视频让火锅店的服务员赵梦昊登上热搜,90后的他毕业于郑州大学计算机系,从服务员干起,现在是火锅门店值班经理。 图/新京报资料图
当然,我们所说的“弹性”空间,不是指现成的解决方案,而应当是一种培养方式。即给大学生群体对标准化、低容错的“传统”人生轨道发起挑战的机会,给学生在课堂之外找寻自我、实现自我的机会。
找到人生意义当然是最圆满的结局,但即便结局是徒劳的试错,也是一种主动选择,也会带来反思,在人生的变局中守住自我更是可贵的历练。因此,“弹性”之路的终点并不是唯一重要的,亲身走过每一步才是关键——你认真走过的一路,都会是连绵不断的人生风景。
在这个意义上来重新审视这份“弹性”,其本意并不是让大学生“弹”得有多“高”,而是让他们有“弹”向更广阔道路的机会,在反复“弹跳”中触碰并建立真实的自我。而无论走向何方,也无论精彩与否,这都值得一个更有“弹性”的社会来给他们包容、为他们祝福。
作者 | 惠晨原(学生)
编辑 | 李潇潇
校对 |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