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和软件业绩下滑财务吃紧 大股东补偿款迟迟不能收回

记者 | 王宗耀

作为一家软件整体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润和软件今年中期业绩继2019年不佳之后再次下滑。虽然疫情对其业绩有一定影响,但公司职工薪酬的逆势大幅增加却让人有所疑惑。更为重要的是,公司不仅中报营收数据存在疑点,且早期并购大股东承诺的业绩补偿款也迟迟无法兑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司资金周转带来负面影响。

9月2日,润和软件发布了2020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6亿元~1.43亿元,比上年同期变动下滑15%~25%。公司表示,这主要系新冠疫情影响,客户延期复工,业务开展受到了短期冲击。

单从业绩变动幅度看,润和软件前三季度业绩下滑幅度是要低于中期业绩下滑幅度的(中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滑35.89%),但考虑到目前只是九月伊始,三季度还有近一个月时间才能结束,其真实业绩数据恐怕仍会有不小变数,原因在于,润和软件目前的财务状况趋于紧张,财务压力不小,同时,大股东此前承诺的巨额补偿款项迟迟无法收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资金周转。

业绩持续下滑之忧

在今年中报中,润和软件对其主营业务介绍是“向国内外客户提供以数字化解决方案为基础的综合科技服务,业务聚焦在‘金融科技’、‘智能物联’、‘智慧能源信息化’等专业领域,业务覆盖中国、日本、东南亚、北美等区域”。从该介绍来看,其强调自己业务覆盖了不少境外区域,而且中报还表示,其有东京润和、波士顿润和、新加坡润和及香港润和等几家境外子公司,除设立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境外的下属子公司使用港币、美元、日元或新加坡币计价结算外,公司的其他主要业务以人民币计价结算。另外,2020年中报披露的货币资金中,存放在境外的货币资金也有6700多万元,如此情况意味着,公司应该有不少境外收入才对。

可令人不解的是,在其介绍营收构成分地区收入中,却仅有境内收入,并无境外收入,这是否是因为今年上半年受全球疫情影响,境外收入很少而未披露呢?然而问题在于,2019年年报中,公司同样只有境内收入而没有境外收入。如果说境外收入少到无需披露,那么其极力强调业务覆盖境外诸多地区和国家的目的又是什么?难道只是为了把自己包装成更加“高大上”?

中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润和软件实现营业收入10.86亿元,同比增长1.8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993.78万元,同比下滑35.89%。从原因来看,上半年业绩的下滑有很大程度上受职工薪酬的大幅增加拖累。在主营业务成本构成上,其采购成本虽然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3.24%,但职工薪酬成本却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8.75%。

这种职工薪酬成本大幅增长的情况在今年上半年疫情期间是有些奇怪的,要知道,由于疫情影响,国内诸多企业在今年上半年停产停工减员现象明显,即使需要工作,很多企业员工也选择线上办公,薪酬能够保持正常也不容易,而要想提升员工薪酬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可润和软件的职工薪酬成本却能够逆势大幅增长。

当然,不排除润和软件员工数量出现增加的可能,或者其愿意给职工加工资,可问题的关键在于,不管人员数量增加,还是职工工资上涨,其社保费用也应该随着薪酬的增加而增加的,但是从其今年短期薪酬列式的社会保险费“本期增加”金额,却比去年同期出现了大幅下降。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该项金额为2645万元,而今年上半年则仅为1881万元,同比下降了28.88%。即使是考虑到今年社保费用确实有所下调,但在其职工薪酬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其社会保险费缴纳金额下降幅度如此之大还是让人有所怀疑的,而这就需要公司予以合理解释了。

此外,管理费用的增长也是其业绩下滑的又一重要原因。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其管理费用金额高达1.03亿元,而上年同期仅为8206.35万元,其管理费用同比大幅上涨了25.76%,这一涨幅远远超过了其当期收入1.82%的涨幅。从其管理费用明细来看,仅管理人员的薪酬就大幅上涨了38.76%,此外,还有专业服务费、办公费、培训费均有大幅增长,而这诸多成本的增长,皆影响了企业净利润的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在各项费用增长同时,大量的有息借款的存在也让利息费用居高不下,仅今年上半年利息费用就高达3843.64万元,同比增长12.89%。要知道,其当期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尚不足4300万元,过高有息负债显然会蚕食不少利润。

一边是各项成本费用支出的不断增长,而另一边则是其盈利能力的不断下降。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6月,公司毛利率为43.66%、40.97%、26.69%和29.40%,呈现出明显的下滑趋势,相比2017年,今年上半年的毛利率大幅下降了14.26个百分点。

资金面趋紧

随着润和软件盈利能力不断减弱,公司经营流动性方面也趋向紧张。

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6月末,润和软件账面上的货币资金尚有4.33亿元,除了上述提到的6700多万元境外存款外,还有560多万元保证金使用受限。整体上,公司可以随时动用的货币资金差不多3.61亿元。单看金额,似乎并不少,然而若结合其短期负债考量的话,情况似乎就没有那么乐观了。

数据显示,公司账面的短期借款金额为4.91亿元,此外,还有4500多万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两项合计高达5.36亿元,而这还是其在今年上半年已经偿还了数亿元短期借款的结果,这意味着一旦短期借款集中到期,则润和软件的偿债压力会相当大,其流动性恐怕会吃紧。

那么,在巨额短期负债之下,公司如何解决资金紧张的问题就显得相当棘手了。

如果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盈利能力强的话,依靠优秀的业绩也能为公司“补血”。然而润和软件2019年净利润亏损了18.02亿元,今年中期情况虽然有所好转,盈利了6700多万元,然而这对其流动性的帮助却是相当有限的,因为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出现了3.2亿元的净流出。因此,对于润和软件来说,依靠经营“补血”的这条路似乎也“靠不住”。

如此情况下,上市公司似乎不得不通过筹集资金来补充流动性,可从其近年来筹资情况看,情况似乎并不太乐观,每年筹集到的资金越来越少。其中,2019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将近有1亿元净流出,而今年上半年则有3.84亿元的净流出,凸显其筹资能力似乎变得越来越弱。

另外,《红周刊》记者还发现,润和软件截至今年中报的固定资产金额共计6.37亿元,令人惊讶的是,其中有5.92亿元已经抵押给了银行,其固定资产抵押率高达92.95%。这样看来,其继续通过固定资产抵押融资的空间已经不大了。

那么,上市公司的股东们手头又是否宽绰,能否为上市公司提供资金援助呢?中报显示,周红卫、姚宁共同持有江苏润和科技投资集团(以下简称“润和集团”)76.80%的股份,且二人为一致行动人,也是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其中,润和集团持有上市公司11.46%的股权,周红卫、姚宁则分别持有上市公司4.17%和2%的股权。资料显示,润和集团所持股份中已有8957.5万股处于抵押状态,占其持股比例的98.11%;周红卫所持有股份中有3300万股被抵押,占其持股数量的99.27%;姚宁抵押的持股数量也有1300万股,占其持股数量的81.67%。就实际控制人持股大比例抵押情况看,至少可以说明他们自己也是不宽裕的。

更重要的是,除了短期借款外,润和软件账面上还有5.15亿元的长期借款,这部分债务虽然短期内压力相对较小,但终究还是需要偿还的,一旦到期,其财务压力恐怕不低。因此,总体看,润和软件的财务状况是趋于紧张的。

或许正是资金紧张的原因,今年上半年,润和软件将其所持有的博纳讯动的2.93%股权(对应注册资本人民币48.85万元)转让出去,转让对价为1285.37万元。在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仍持有博纳讯动4.54%的股权。此外,今年1月份,公司还审议通过了转让控股子公司部分股权的议案,拟将所持有的润和智融2000万元出资额所对应的40%股权转让出去,转让对价为400万元。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仍持有润和智融20%的股权,而润和智融将成为其参股公司。

然而,相对于其巨额的短期负债,转让股权获得的少量资金似乎难以解渴,更何况,通过将旗下子公司股权转让出去来解决资金紧张问题也并非长久之计,一方面,其固定资产大多处于抵押状态;而另一方面,其资产毕竟也相当有限。

数亿收入去向成谜

上文分析,今年上半年,在重大疫情的影响下,润和软件的业绩大幅下滑,但是其主营业务成本中的薪酬成本却在大幅增加,而实际上,其当期的营业收入数据也是有不小疑点的,其薪酬成本的增加,不排除是为营收数据“打掩护”的可能。

润和软件业绩下滑财务吃紧 大股东补偿款迟迟不能收回
2020年中报显示,其当期实现的营业收入金额高达10.86亿元,然而从其现金收回情况及新增的负债数据看,巨额的营收中,有数亿元去向不明。

我们先来看看其2020年上半年的经营性债权增加情况。根据其披露的中报数据,截至2020年6月30日,账户上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以及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合计为11.79亿元,而其以上三项债权的期初合计金额则为14.14亿元,相比之下,其今年上半年经营性债权不但没有新增,反而减少了2.35亿元。这意味着,润和软件今年上半年应收账款回款情况应该不错,收回了不少的以往欠款,其经营性现金应该会有大幅度增加,算上当期10.86亿元收入现金流入,即使不考虑增值税-销项税影响,理论上,其当年经营性现金流入金额合计也应该在13.21亿元左右,可实际情况又如何呢?

据其合并现金流量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其“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仅为9.7亿元。当然,该项现金还受预收款项变化的影响,而其预收款项比期初减少了869万元,算上这部分金额后,其当期经营性现金流入金额合计为9.78亿元,相比上述13.21亿元的理论金额要少3.43亿元。

实际上,上述差异还是在未计算其增值税前提下得出的结果,根据年报介绍,其子公司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按17%的法定税率征收增值税,开发业务、运行维护等服务业务按照6%的法定税率征收增值税,其他业务收入占比则比较小,即使我们总体按照相对较低的6%来计算,其10.86亿元的营业收入也有6500多万元的增值税。算上这部分后,意味着润和软件今年上半年有逾4亿元的营业收入既没有形成经营性债权,也没有以现金流入公司,因此,这笔巨额收入的去向就成了一个谜。

大股东补偿款迟迟无法收回

上市公司的资金状况本已趋紧,然而大股东承诺补偿上市公司的巨额款项却迟迟收不回来。

今年8月14日,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股东宁波宏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宁波宏创”)、周帮建违反了在《盈利补偿协议》中作出的承诺,创业板公司管理部对其下发了监管函。

说起此事,这与润和软件早期的巨额并购有着莫大的关系。2015年润和软件以21.98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北京联创智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创智融”)当时的资产评估增值率高达1012.08%。在此次并购时,宁波宏创便是联创智融的大股东,周帮建则为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由于此次收购时联创智融的应收账款金额巨大,因此交易双方除了签署业绩承诺协议之外,在签署的《盈利补偿协议》中,对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也做了约定。

根据约定,标的公司截至2018年12月31日经审计的应收账款余额,在2019年应收回不低于70%,如截至2019年12月31日,标的公司未完成上述应收账款回收指标,则宁波宏创应将差额部分以现金形式补偿给标的公司,在2020年1月15日之前一次性支付完毕。联创智融实际控制人周帮建对该协议下的所有补偿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然而截至2019年末,联创智融应收账款收回率仅为34.94%,其承诺并未实现,差额部分金额高达1.92亿元,但宁波宏创并未在约定期限内履行补偿义务,周帮建也未在约定期限内对宁波宏创的补偿责任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因此,宁波宏创和周帮建便被创业板公司管理部出具监管函。

由于补偿款收不回来,上市公司便将宁波宏创及周帮建告上法庭,经法院裁定,冻结宁波宏创、周帮建2亿元银行存款或查封、扣押、冻结其相应价值的财产。目前,该案件尚未开庭审理。

事实上,润和软件对联创智融的并购,不仅出现上述应收账款补偿迟迟收不回来的情况,更严重的问题在于,这次并购还直接导致其2019年业绩出现18.02亿元的巨亏。

据中报披露,润和软件对财报中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应收款项、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誉、长期待摊费用等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上市公司及下属子公司2019年度计提坏账准备、商誉减值准备就合计高达18.27亿元,而这其中,对联创智融计提的商誉减值就达15.73亿元。

(本文发表于9月5日《红周刊》)

(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5173 字。

转载请注明: 润和软件业绩下滑财务吃紧 大股东补偿款迟迟不能收回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