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富网讯(何苗)5月14日,2022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举行,在以“创新、金融与科技竞争”为主题的圆桌论坛上,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紫光讲席教授,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绿色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鞠建东表示,如果不打破国际技术对中国市场的垄断,中国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是无法实现的。
鞠建东说,产业结构升级从理论上来看是“创新-规模”的循环,即研发投入有了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进而产生利润,最后利润反馈给研发投入。“这样一个良性循环如果遇到国际技术遏制,比如芯片上的遏制,使我们的产业无法升级,循环也就走不下去。”
在鞠建东看来,假如“创新-规模”有一个中间环节被卡住,就无法实现技术进步,产业升级。他进一步解释说,无论是80年代美国对日本的技术遏制,还是中美贸易争端中美国对中国的遏制,都可以发现美国的遏制政策有两个特点:第一,打击能够挑战美国技术垄断的领军企业,比如说华为;第二,在核心技术的世界(包括中国)市场上保持美国垄断,卡断中国技术的升级路径。
因而,鞠建东表示,打破国际技术垄断,无论是什么措施,一定要培养本土技术的竞争力,这被他称为“反国际技术遏制政策”。“本土技术竞争力一定要确保一定市场份额,要确保外国的核心技术在中国市场份额不超过70%,中国的技术至少要占有中国市场的30%。”
因此,鞠建东建议,今后十年每年投两万亿人民币,确保推动我国的产业技术升级,从而这方面在龙头上能够带动中国的产业升级,进而推动中国GDP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