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分子CDMO龙头企业,药明生物终于被移除美方“未核实清单”,但市场情绪扭转,仍不是朝夕之间可以完成。叠加上月美国政府计划签署行政命令一事,不利消息持续触动着医药板块二级市场敏感的神经。
10月10日,港股药明生物发布公告表示子公司无锡药明生物已被被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Commerce”,即“BIS”)从未经核实名单(“Unverified List”,即“UVL”)中移除。
此前,位于无锡和上海的药明生物两家子实体于2月8日被列入UVL,一度加剧资本市场对国内CXO企业的担忧情绪,受此影响,国内多家CXO企业股价今年以来持续震荡。
此番药明生物被移出UVL消息公布,正值中国股市周末休市,而受此利好消息影响,发布当日美股市场药明生物收涨6.64%,今日早间开盘,药明生物股价高开5.8%,收盘微跌。
纵观国内CXO行业,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二级市场情绪持续低迷,虽短期来看多项不利消息频出,但长远看,随着国内创新药企的不断发展,国内CDMO企业也将迎来新机遇。
“危机”解除
当地时间10月7日,美国联邦公报(Federal Register)网站公布的文件披露了消息称,美国BIS将9家公司从UVL中移除。
UVL的公布此前一度吓跌国内CXO股价,名单之列也包含国内大分子CDMO企业药明生物。
对比BIS官网公布的未经核实清单与本次文件中修订后清单,药明生物旗下,位于无锡和上海的两家实体“Wuxi Biologics Co., Ltd.”及“Wuxi Biologics (Shanghai) Co., Ltd.”均已不在修订后清单中。
据悉,此前2月初药明生物两家子公司因疫情原因无法现场检查被纳入UVL。而二级市场对此反应如此强烈主要系药明生物的海外客户业务贡献比重较大。
从今年上半年财报中可知,在公司72.06亿元收入中,超过四分之三来自海外地区,其中北美地区收入38.96亿元,占总营收的54.06%。
实则,此次UVL与此前市场传言的“黑名单”即实体清单(Entity List,EL)不同,UVL是尚不确定阶段,对公司的的实际影响相对较轻。而若列入“黑名单”则意味着美国政府需提供许可才能进行贸易。
今年2月,在药明生物被列入UVL后,公司表示其原因或为美国政府机构无法对其所进口产品进行必要的最终用途验证。药明生物彼时表示,过去十年间公司一直有进口生物反应器的硬件控制器和中空纤维过滤器,上述物项虽然受到美国的出口管制,但公司获得了美国商务部门的批准。
此后药明生物相关人士多次表态,被列入“未经核实清单”不会对公司业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还称将推动接受美方相关部门核查、移出清单相关事宜。
今年8月,公司在发布2022年中报后,药明生物表示,6月,无锡药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商务部的协调下成功完成了美国商务部的最终用户访问。
大分子 CDMO 龙头潜力巨大
自2021年7月起,药明生物股价从148港元/股的阶段高点跌落,至2022年3月最低逼近40港元/股,虽从盘面来看,药明生物股价在40港元附近震荡,但此次移除UVL或许也将给二级市场一剂镇定剂。
2022年中报显示,作为国内大分子CDMO龙头,药明生物业绩保持增长。
今年上半年,药明生物实现收入72.06亿元,同比增长63.5%;归母净利润25.35亿元,同比增长37.6%;经调整净利润29.1亿元,同比增长60.9%。
实则过去8年,药明生物财务表现维持高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3.3%。2020年收入达到了56.12亿人民币,2021年增长约83.3%,达到102.9亿元人民币。
而让市场担忧的便是海外收入占比较多。在公司的营收占比中,北美营收38.96亿元,占比54%),欧洲营收达12.97亿元,占比18%,来自中国的收益为17.92亿元,占比24.9%。
然而虽受多项不利因素影响,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药明生物在持续发展全球化布局的同时,也将大本营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
此前财报数据显示,当前药明生物在全球共有18个生产基地,其中有11个布局在亚洲。在中国布局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上海三个省市。
此外,公司在欧洲区域主要依靠收购途径获取生产基地,从制药巨头拜耳收购了2个位于德国的基地,而在美国的生物制药基地仅有三个。
从公司产品来看,截至2021年12月31日,药明生物综合项目数全年新增156个,达到480个,包括72个双特异抗体、60个ADC,以及超过20个新冠相关项目,其中255个IND、8个BLA/MAA获批、8个BLA/MAA/NDA申报。2021年也是公司的商业化元年,全年新增7个商业化项目,预计未来将持续增加。
与此同时,公司的员工人数继续扩张,截至2022年6月底员工总数近1.06万人,预计2022年底将达到超1.3万人规模。
多家券商或投行报告称,药明生物中报业绩符合或超过预期。但二级市场上,CXO赛道业绩维持增长而股价难被提振的情况已持续多个财季,药明生物也未能例外。
“错杀”与“反弹”
此次二级市场CXO企业的情绪影响实则并非没有原因,早年间受2018年中兴制裁事件影响此次UVL名单使得投资者害怕历史重演,进而恐慌。
而实则此次UVL事件也并非资本市场首次对CXO行业表示担忧。早在2021年底,外媒报道一则将有中国生物技术公司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的传闻,同样打击CXO股价,随后消息被证伪。
此后今年9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一项支持美国本土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产业的行政令,也导致A股和港股CXO公司重挫。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我国向美国出口医疗用品也催发了国会、美国政府对该问题的高度重视,美国调整医药行业的布局从长远看是一种必然。
据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数据,近年来,中国制药公司向美国供应了90%以上的抗生素、维生素C、布洛芬和氢化可的松,还有70%的乙酰氨基酚和40%到45%的肝素。
然而一系列国际负面消息也都并未影响国内CXO企业的业绩走势。近年来,得益于近年来中国人才培养、医药技术研究方面的提升,当前中国CDMO企业已不弱于欧美CDMO企业,且成本更为低廉,产业转移趋势明显。
以药明生物为例,虽公司作为大分子CDMO龙头在全球市场占有率仅为 3% 左右,但当前药明生物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却高达 70% 以上。而纵观全球,大分子 CDMO 的行业集中度也并不高。
龙头企业 LONZA(龙沙)的市场占有率也仅在 11% 左右,而全球市场第一梯队中还包括 BI、三星生物制剂与康泰伦特,这也意味着药明生物是唯一一家中国公司。
新药研发流传着“双十定律”的说法,而随着国内创新药的崛起,我国CDMO企业也将持续乘势而上。
纵观全球,CDMO市场从2016年的94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460亿美元。2020到202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0.7%。
而中国生物药CDMO市场更是从2016年的25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0年的91亿元人民币,2016年至202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8.3%。未来该市场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458亿元人民币。2020到202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8.1%。
虽短期来看,负面情绪仍存,但随着国内行业的不断发展,及我国创新药领域的突破,未来大分子CDMO企业也将迎来新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