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居财经 曾树佳 发自广州
郭梓文的奥园系,最近很忙。
中国奥园(3883.HK)陆续拿地、拿旧改;奥园健康(3662.HK)收购医美资产;京汉股份更名“奥园美谷”;奥园旗下的中国文旅,也在IPO的路途中,寻找机会……
为了彰显自身对于麾下业务的自信心,郭梓文常以增持“明志”。
11月5日,中国奥园宣布,公司主席郭梓文增持公司180万股股份,平均价格为每股8.06港元,涉资约1451万港元。连同11月4日增持的100万股股份,郭梓文两日合共增持公司280万股股份。
目前,郭梓文及郭梓宁作为一致行动人,对奥园的持股比例为55.1%。
同日,郭梓文再增持奥园健康66万股股份,平均价格为每股5.52港元,涉资约364万港元。这也是他于11月4日增持奥园健康100万股之后,再次祭出该等举措。
巧合的是,郭梓文在奥园健康的持股比例为55.15%, 与中国奥园的“持股线”几乎一致。
今年是个不平常的年份,年初的疫情,打乱了房企推货、销售的节奏;但山重水复,行业最终恢复以往的生机,资本市场也重新将目光投向了地产股。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高管也掀起了增持潮。
据乐居财经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下旬,今年以来已有47位房企高管/实控人增持自家股票,总金额超45亿元。
增持的落点,除了彰显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之外,还在于巩固控制权;上市公司股权集中,有利于提高公司决策效率,推动公司战略实施。
除此之外,他们还意在修复估值。内房股的估值一直偏低;据统计,2019年内房股平均市盈率不足6倍,A股房企市盈率在11倍左右。
今年以来,被高管增持的房企中,约7成房企市盈率低于行业均值。目前,中国奥园市盈率为4.75倍,显然也在被低估之列。
资本市场向来闻风而动,呈现较高的敏感度;股价起伏,常常伴随着很多综合因素。近年来,郭梓文的多次增持,都踩在了某个时间节点上,隐藏着不一般的意味。
乐居财经不完全统计,2017年以来,郭梓文总共有过8次较大的增持,涉及2.62亿港元;屡次增持后,他与郭梓宁等在奥园中的持股比例,均在54%至55%左右波动,对公司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2017年3月16日,郭梓文购买53,431,563股股份(占彼时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的约2%),现金代价为每股2.4港元。增持后,其持股比例增至约54.11%。这是近年来郭梓文最大的一笔增持。
在此之前的3月13日,奥园正举办完2016年全年业绩会。会上,管理层透露,2017年奥园销售目标为333亿元,预计土地购置金预算为100-130亿元,将进入北京市场、关注香港市场。
往后郭梓文的每一次增持,股份数都在100万股到200万股之间,至于增持的目的,都只言“自信”。
不过,奥园一路走来并不平坦,行业、企业中一些负面消息的影响,常让它在短时间内经历“高岸为谷”的股价波动。
从股价数值来看,2019年7月8日,郭梓文以每股10.72港元,对奥园增持200万股;一年多之后,2020年11月4日,郭梓文再次增持100万股,股价却只为7.56港元,不足8港元。
在这期间,奥园经历了两次被“做空”。除了2019年9月那次之外,今年3月,有消息爆出奥园存在“明股实债”、虚报合约销售和回款等诸多问题,它的市值在半个月内跌去40%。
随后,它的股价慢慢进入修复期。由于入主京汉股份等利好因素,今年7月,奥园的股价曾达到11.96港元,但此后又呈下降趋势,10月29日还曾降到7.15港元的低点。
近日在增持的触动下,它才有上扬的迹象。11月5日开盘,奥园高开,截至收盘大涨8.59%,领涨内房股。11月6日收盘,它的市值为224.61亿港元。
但股价能否持续走强,不仅需要信心,更需要业绩的支撑。
去年全年,奥园实现合同销售1180.6亿元;实现营业额约505.3亿元、核心净利润约5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3%和67%。
在进入千亿房企行列之后,今年前10月,奥园实现合同销售额约985.1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11%。按此计算,其已完成全年目标1320亿元的74.6%。
奥园也面临着一定的债务压力。半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上半年,奥园债务总额高达2564.93亿元。而在房企降杠杆大环境下,奥园的资产负债率却从2016年的77.97%增长至2020年中期的85.9%。
显然,要让目前奥园的市值稳中有升,郭梓文必须下一番功夫,最重要的还是维持基本面。而在资本层面,“增持”已成为他的常规武器,接下来必定还会时常呈现。
近来除了增持奥园之外,郭梓文还将奥园健康,作为另一个增持的“轮子”。增持的目的,与中国奥园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