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报记者 黄嘉祥
自9月2日创42.2元/股新高后,新希望(000876.SZ)股价开启下跌模式。
截至9月23日收盘,公司股价录得29.08元/股,半个月内跌去3成,市值蒸发580多亿元。
不过,这并未改变新希望董事长刘畅继续扩大养猪规模的决心。
9月18日,新希望发布公告称,为确保公司各项战略,特别是养猪战略的坚决落实,保证实现规划中的生猪出栏目标,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及符合监管政策法规要求的其他资金不少于人民币4-8亿元,回购公司部分社会公众股,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
新希望在同日发布公告称,拟投18.26亿元新建3个生猪养殖项目,涉及年出栏量150万头,还将带动饲料增量42.3万吨。
这也是自今年9月张明贵出任新希望总裁、和刘畅搭班子之后,公司在扩大生猪养殖规模上的首次出击。
作为中国第一代知名民营企业家、四川首富刘永好之女,刘畅自2013年出任新希望董事长以来,极力推动新希望从“饲料大王”向“养猪大王”和“食品王国”转型,从饲料向养殖及食品等纵向产业链上不断延展。体现在业绩上,新希望的净利润由2013年的19亿元增至2019年的50.4亿元,其市值也由原来的270亿元,一路突破千亿元大关,7年上涨6倍。
逐年攀升的还有新希望的负债规模。
2016-2019年,新希望的负债率分别为31.66%、38.2%、42.98%、49.16%,2020年上半年进一步提高至58.95%。
为养猪增加狼性
自刘畅接班以来,新希望已经更换了3任总裁。
刚走马上任的第四任总裁张明贵现年38岁,比刘畅小两岁,是新希望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总裁,在饲料和畜牧行业的工作经验并不多。
张明贵2008年毕业后即进入新希望集团工作。在出任新希望总裁之前,张明贵是新希望地产总裁,同时他还担任新希望集团四川总部董事长、新希望集团副总裁、党委书记等职务,“长期作为刘永好的助手”。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张明贵的履历发现,其与刘畅有着不少交集。
公告显示,张明贵曾任新希望集团团委书记、办公室主任。接近新希望的知情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刘畅开始来公司的时候就是当办公室主任,彼时张明贵也在办公室工作,是刘畅的副手,“两人那时候就已经搭过班子了”。
2014年,年仅32岁的张明贵开始担任新希望地产总裁,在其任职期间,新希望地产快速周转,不断扩大规模,由此进入快速上升期。
2016-2019年,新希望地产销售额持续高涨,分别为145亿元、171亿元、316亿元、735.9亿元,从原来的TOP100榜单之外一路杀进TOP50序列。
在带领新希望地产取得跨越性发展后,张明贵迎来新使命。与相继离开的前三任总裁陶煦、李兵和邓成相比,来自地产圈的张明贵,其角色或许并不是辅佐,更多是开拓,尤其是在养猪业务的扩张方面。
“新希望这次对张明贵的任命,体现了重要人事决策的战略匹配性与治理匹配性。从战略匹配性来看,新希望不但从传统产品线向多元产品线进行拓展,还在探索与欧美模式完全不同的养猪新科技和新模式,同时快速推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新战略的实施落地需要新的领导力,而不同类型的CEO其核心能力是不一样的,或者说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领导力的不断迭代。”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全球家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高皓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新希望养猪“大跃进”中,如何把在地产领域的运作经验运用到养猪上,是张明贵需要面临的考验。
“养猪战略数倍的增长,其实也需要极强的计划性,以及管理的颗粒度,也需要整个管理标准非常的狼性和运营的刚性,从运营管理来讲这是比较大的共性。”张明贵说。
拿地是地产与养猪的共通处之一,张明贵表示,地产是以买地作为生产,作为未来效益的基础,今天我们养猪也是一样,拿地很重要。我们的地产板块尽管达到了千亿级销售的规模,但没有一块地是亏损的。这实际上对于投资标的,对于管理的颗粒度指标的强制化是十分重要的。
“现在大家都在养猪,其实养猪场的区域选择的布局,也是很重要的。我们的养猪场的布局、地区的选择会带来很多的不一样的东西,成本不一样、效益不一样,我会把地产的选址经验也带到了养猪的战略布局中。”张明贵表示。
重金扩张
作为国内农牧老牌巨头,新希望以养殖发家,靠饲料“出圈”,饲料业务一直是公司的营收主力。
在刘畅执掌新希望之前和初期,饲料业务的营收占比均保持在60%以上,并在2014年达到70.56%的顶峰。
之后,新希望变革的步伐逐渐加快,尤其自2016年以来,开始大力布局养猪业务。
押注养猪业务的高峰期是在2018年国内爆发非洲猪瘟疫情之后。
随着中小散户迅速退场,加速生猪产能出清,猪肉价格开始一路飙升,迎来超级猪周期,新希望在全国各地开启“跑马圈地”模式,抢占市场份额,成为了本轮猪周期中生猪出栏增速最快的养殖企业之一。
在持续推进养猪战略背后,是新希望尝到超级猪周期甜头的不争事实。
2019年以来,新希望业绩驶入快车道,该年实现营业收入820.51亿元,同比增长18.8%;实现净利润50.42亿元,同比增长195.78%。2020年上半年,新希望实现营业收入446.96亿元,同比增长26.64%,实现净利润31.64亿元,同比增幅达102.57%。
这也是刘畅担任董事长以来,新希望取得的最好业绩,其中养猪业务功不可没。
具体来看,2020年上半年,新希望猪产业实现营收69.48亿元,同比增261.23%,实现毛利润29.6亿元,同比增708.11%;营收占比由去年同期的5.45%升至15.54%,虽位列第三大板块,却也是利润贡献率最大的板块。饲料业务以225.86亿元的营收位居第一板块,占比由去年同期的54.57%降至50.54%,毛利润为17.78亿元。禽产业为第二大业务板块。
虽然养猪业务起步较晚,但目前位居行业第四的新希望却野心勃勃,提出挤入行业前三的目标。
披露半年报后,新希望提出,在2020年实现800万头出栏量不变的前提下,大幅提高后续几年目标,即2021年确保2500万头出栏,挑战3000万头出栏目标,2022年确保出栏4000万头。
如此高速扩张,自然离不开大量资金支撑。
新希望在今年上半年已经完成40亿元可转债的发行、20亿元中期票据(疫情防控债)及1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发行,并申报了40亿元定增计划。其财务费用也随之大幅增长,今年上半年为4.31亿元,同比增长134.27%,主要系公司债务融资规模增加,导致利息支出增加。
截至今年上半年,新希望总负债达538.2亿元,其中流动负债为334.2亿元,短期借款为157.4亿,而货币资金为101.4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586亿元;流动比例为0.86,速动比例为0.41。
据新希望规划,2020年拟投入200亿元资本开支用于养猪产能的扩张。这一数字或许还会继续增加。新希望在9月7日的分析师电话会议上表示,“目前就算新希望以这么快的增长速度,一年的资本开支在300亿元(左右)。”
新希望方面表示,在资金储备方面,公司拥有全球范围内多家金融机构合计超过700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目前用信比例不到50%,上半年平均融资成本控制在3.56%以下,后续将会更有力地支撑养猪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对于刘畅和新希望而言,在大力布局养猪之外,亦需着眼于更长久的未来。猪周期一直都是悬在生猪养殖企业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般3-5年循环一次。
搜猪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这是大扩张之后所有养猪企业必须面临的挑战,随着猪价下行,未来更加考验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以及选择怎样的路径穿越猪周期。
“我们在当前的形势下,能够在追求规模的阶段快速增长,那么我们也相信,当养猪进入了下一个时代,不是规模化竞争的时候,我们拼的是成本,拼的是供应链的能力、上下协同的能力,不但养得好,还要做屠宰精加工、还要会做食品深加工,拼的是与市场对话的能力。”刘畅表示。
截至9月24日午间休盘,新希望报28.37元/股,跌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