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正点财经》)上周末,证监会公布了2019年证监稽查的20起典型违法案例,这20起案例当中,有三起属于财务造假案例,分别涉及抚顺特钢、盈方微两家A股上市公司以及新三板公司新绿股份。
这三家公司的财务造假可谓是各有高招,像抚顺特钢是伪造“返回钢”入库凭证虚增库存;盈方微以在境外开展数据中心业务为名,在不具备业务开展条件、不能提供合同约定服务的情况下确认收入;新绿股份则是账外设账、虚开发票,有组织实施财务造假。
国务院金融委近期多次提到,要坚决维护投资者利益,对市场造假行为“零容忍”。而对于打击和遏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意义和重要性,此前的节目曾多次进行了评论。今天就来重点说说作为普通投资者,怎样防范财务造假,或者说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踩雷”。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大家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术”,这个“术”,不是数字的“数”,而是“技术”的“术”。
首先,如何避免踩雷?
这锻炼的是一种基本的风险识别能力,简单说就是对于某些上市公司存在的异常现象,要多留一些心眼。例如,一段时间内利好不断股价异动暴涨,财务指标尤其是盈利能力明显高出同行,频繁蹭各种热点,吸引各路机构研报追捧等等。当市场上一片熙熙攘攘时,我们就要冷静地想一想:公司的盈利能力真有描述的那么强吗?产品在市场上能看到吗?大客户为什么只有一两个?在眩目的股价和财务指标背后,是不是隐藏着股票质押,股东减持的风险?不了解的、看不懂的、无法解释的,不要轻易触碰,做一个有原则、有态度的投资者,而不是投机客。
其次,万一踩到雷怎么办?
我们还需锻炼自己,充分了解和运用法律法规、制度框架的能力。大家如果仔细研读新《证券法》就可以发现,投资者保护制度在其中有专门的章节,像投票权征集、先行赔付、证券纠纷调解、证券支持诉讼、股东代表诉讼、证券代表人诉讼等等,一系列创新的制度安排极大丰富了投资者保护的“工具箱”。
所以说,一不小心踩雷了,最积极、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拿起法律的武器,去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需要强调的是,向造假者的索赔,不仅仅是力求挽回个人的损失,也是对潜在造假者和造假行为的一种震慑和防范。
打击财务造假,不仅是监管部门的事,更需要全市场形成合力,打响一场全民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