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余源
今年以来,“白马股”海天味业股价不断攀升,市值更是翻了一倍有余。9月3日,海天味业股价一度突破200元,市值达到6500亿,双双创造历史新高,超越了万科、中石化、宁德时代等,雄踞A股消费品行业第三把宝座,仅次于贵州茅台和五粮液。
不过,随着海天味业的股价不断攀升,市场开始担忧消费股泡沫问题。
话音未落,短短几天内,海天味业股价便一路滑落至160元左右,市值从超6500亿元下滑至不到5200亿元,市值缩水超过1300亿。突然间股价闪崩,海天味业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市值创新高后“跳水”
海天味业从上市起就颇受资本偏爱。
2014年,海天味业上市。上市当天,其市值仅为497亿元。2019年9月,海天味业市值突破3000亿元。仅仅一年后,其市值再次翻倍。9月3日早盘,海天味业股价再度上扬,一度突破200元,最高达到203元,对应市值达到6578.1亿元,均创历史新高,市盈率超100倍。海天味业也由此位列A股第11位,直追第10位的中国石油。在消费股中,海天味业的市值仅次于贵州茅台和五粮液,跻身消费股第三把交椅。
事实上,今年以来,一众调味品上市公司股价均实现了大幅增长。除海天味业外,恒顺醋业、千禾味业以及天味食品的股价均翻倍,千禾味业的涨幅更是达到178.13%。
不过随着海天味业股价一路走高,市场对其估值是否过高、是否存在泡沫的讨论也不断增多。
8月31日,银河证券发布研报称,近期食品饮料持续走强,白酒、调味品等行业市盈率不断创近年新高,尽管我们在过去很长时间强烈推荐白酒调味品等消费股,但是我们不对当下创纪录的消费股再唱赞歌,因为创纪录估值意味着未来投资回报率下降。
中银证券则表示,食品饮料中报业绩稳定增长,但高估值的问题不能忽视。食品饮料行业业绩的稳定增长,是资金持续青睐的核心原因。目前食品饮料行业指数的估值已经创下历史新高。国内无风险利率上行会给估值带来一定的下行压力。
果不其然,从9月4日开始,海天味业连续三个交易日股价下挫,跌幅分别为7.68%、5.33%、5.33%。9月8日,海天味业股价小幅回升,但9日继续下跌。截至9月9日收盘时,海天味业收盘价为158.9元,比前一日下跌5.7%,市值为5148亿元,缩水超过1300亿元。受此影响,食品饮料板块剧烈震动,中炬高新(“美味鲜”和“厨邦”的母公司)、千禾味业也跟随杀跌,收盘跌幅甚至更大。
“海天味业的市值或许是虚高的。”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资金之所以对食品饮料等消费板块疯狂追逐,主要在于在目前不确定性环境下,消费板块业绩持续向好,抗风险能力较强。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海天味业前期上涨主要是因为市场在流动性过剩背景下的向大盘股集中,而下跌的理由是整体消费板块在消化了对疫情刺激下利好的消息后的回调。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则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海天味业高昂的营销投入,也让其获得了较高的知名度,变相对股民进行了教育。数据显示,近两年海天味业的销售费用分别达到22.36亿元和21.63亿元,2020年上半年为8.65亿元。
核心业务增速放缓
海天味业的股价之所以持续飘红,得益于良好的业绩表现。
2020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海天味业实现营收115.95亿元,同比增长14.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53亿元,同比增长18.2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15.70亿元,同比增长69.32%。
分季度看,一季度,海天味业营收58.84亿元,同比增加7.17%;净利润16.13亿元,同比增长9.17%。二季度营收为57.11亿元,同比增长22.29%;净利为16.40亿元,同比增长28.83%,比照一季度均有大幅提升。
受一季度拖累,海天味业营收和净利增速较去年同期相比均有下滑。2019年上半年,海天味业实现营收101.6亿元,同比增长16.51%;净利润为27.5亿元,同比增长22.34%。
公司方面表示,2020年新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不同行业都带来较大影响,疫情初期交通运输受阻以及餐饮消费长时间停顿,导致公司产品出货量受阻。一直以来,海天味业餐饮渠道占比较高。根据海天味业董秘张欣在电话会议中透露,公司目前这一渠道销售额占比约为50%-60%,因此在一季度大规模居家隔离,餐饮业停摆的大背景之下,业绩受到影响是必然结果。
而随着国家采取果断有效防控疫情措施以及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各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渐回正轨,二季度公司产品的出货量也恢复常态,生产经营良好的发展态势迅速恢复。
其实近年来,海天味业的增速一直在放缓。
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中报,海天味业收入增速分别为20.57%、17.24%和16.51%,2020年中报降至14.12%;同期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2.7%、23.3%和22.34%,今年中报降至18.27%。
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核心产品增长进入瓶颈期。
海天味业目前有三大核心产品,酱油、调味酱和耗油,其中酱油营收占比更是超过50%。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酱油实现营收为66.29亿元,同比增加10.71%;调味酱实现营收为13.79亿元,同比增加9.34%;耗油实现营收为19.98亿元,同比增加16.48%。
但近几年来,海天酱油产品的营收增速一直在下滑,行业天花板已经临近。2017-2019年,酱油类产品的营收增速分别为16.59%、15.85%、13.60%。而同期海天味业的整体营收增速分别为17.06%、16.80%、16.22%,同样呈下滑趋势。
下一个增长点尚不明确
随着核心业务增速持续放缓,海天味业急需寻找下一个增长点。
2017年,海天味业以4027万元收购镇江丹和醋业70%股权,正式进军醋业。2019年年末,海天味业又以1.69亿元价格取得合肥燕庄食用油有限责任公司67%的股权,开始发展芝麻油业务。但这些尝试目前尚未收到效果。
进入下半年,海天在多元化布局上继续提速。8月,海天味业推出四款火锅底料产品,正式切入目前市场热度很高的火锅底料市场。近年来,随着火锅业的崛起,其附属消费品——火锅底料产业也得到迅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预计2020年火锅底料的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元。目前,火锅底料市场处于比较分散、集中度不高的状态,龙头是颐海国际。
与此同时,海天味业还希望通过扩产来进一步提升市占率。
张毅表示,与其他快消品类相比,调味品受地方风俗和个人口味喜好差异性影响,主要以地方品牌居多,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品牌少之又少,行业集中度很低。据市场调研机构英敏特统计,截至2019年11月,在中国酱料和调味品市场,市场份额排名前四的公司分别是海天、中炬高新、李锦记、卡夫亨氏,分别占比7.5%、5.4%、3.2%和2.7%。由此可见,海天味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海天味业2019年年报显示,酱油产量达到224.17万吨,销量达到217.13万吨,产销率为96.85%。公司正在进行新的技术升级改造,通过提升生产效率来谋划新的产能,以保障未来公司的发展需要。同时,高明海天继续加大生产基地的产能改造,年产能增加40万吨;江苏海天也启动二期建设,目前已部分投产,年产能增加20万吨,为市场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
不过看到这一点的不仅仅是海天,行业内的其他酱油企业也在筹划扩产。
8月28日,味事达生产商卡夫亨氏在广东阳西投资近7亿元的酱油生产基地正式投产,主要用于生产味极鲜系列酱油,预计每年可以生产20万吨成品酱油。中炬高新今年3月份发布公告宣布,拟通过全资子公司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实施美味鲜公司中山厂区技术升级改造扩产项目,项目完成后,公司可达到年产各类调味品及相关食品58.43万吨的生产能力(较现有产能提升27万吨)。
但扩产的同时,海天酱油的库存量却在明显增加。数据显示,近两年海天酱油销量同比增涨分别为14.78%及15.62%,但同期库存同比增长分别为54.58%及66.09%,远高于销量增幅。
在张毅看来,接下来海天味业的股价可能会持续震荡,至于能否重回6000亿或者更高的市值,需要更大的刺激和更利好的消息。
对此,沈萌也表示,扩大产能和多元产品布局并不是股价波动的决定性因素,而是取决于业绩表现及市场博弈。
栏目主编:张武 文字编辑:杨蓉 题图来源:IC photo 图片编辑:曹立媛
来源:作者:中国新闻周刊 余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