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分别刊登了六部门联合规范信贷融资收费,降低企业融资综合成本的消息。
《中国证券报》刊文指出,银保监会近日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民银行和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贷融资收费 降低企业融资综合成本的通知》。《通知》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以融资各环节为主线,以是否提高融资综合成本为标准,同时考虑信贷资金供给侧和需求侧,对信贷、助贷、增信和考核环节收费行为及收费管理作了规范,强化了内部管控、外部监督与激励的作用。
《上海证券报》刊文称,《通知》明确不同融资环节要求。在信贷环节,要求取消部分涉企收费,细化严禁贷存挂钩和严禁强制捆绑销售等现有规定,鼓励银行提前开展信贷审核。《通知》还要求,完善融资收费管理制度。细化收费制度执行要求,针对不同适用情形实行差异化处理,避免分支机构在执行中“一刀切”。
《证券时报》刊文表示,不少银行业分析人士认为,六部委联合发文规范信贷融资收费,其目的在于进一步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金融机构与贷款企业共生共荣,鼓励银行合理让利。为保市场主体,一定要让中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明显提高,一定要让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银保监会表示,银保监会梳理总结了近年来收费专项治理和现场检查情况,调研了不同类型机构。下一步将会同相关部委持续关注企业信贷融资收费问题,不断推动降低企业融资综合成本。
制造业和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政策料加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业内人士认为,制造业和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政策将持续加码,信贷资源将持续向普惠领域倾斜,银行让利实体经济仍有一定空间。(中国证券报)
“爆款基金”强化结构性行情。上周南方某大型基金公司新发的股票基金一日售罄,单日认购规模达269.67亿元。基金业人士称,“爆款基金”近期再现市场,仅上周就出现了三只爆款产品,合计认购规模近440亿元。场外资金冲进A股的热情可见一斑。(中国证券报)
银行“抢收”房贷 利率难现大松动。近期随着楼市热度有所恢复,银行房贷业务快速复苏。在符合风控和监管要求的前提下,多家银行纷纷加快房贷发放速度,“抢收”疫后房贷需求。(中国证券报)
险企新业务潜力显现。A股五大上市险企近日披露的数据显示,4月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相较于一季度出现较大改观。业内人士预计,全年低谷可能已过去,险企负债端改善有望在二季度延续。(中国证券报)
基金再迎超级发行周 长钱流入提振市场信心。继上周爆款基金“三箭齐发”之后,本周又迎来超级发行周,多只由明星基金经理担纲的重磅产品受到市场关注。这几位基金经理的风格都以成长投资为主,显示科技仍是下半年资金集中关注的方向。(上海证券报)
银保监会启动专项治理 摸底金融机构数据质量。记者25日获悉,银行保险行业将启动专项治理行动,对金融机构数据质量进行摸底。银保监会于近日向各银保监局、会管金融机构下发的《关于开展监管数据质量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中,透露了这一重磅消息。(上海证券报)
央行:2018年以来降准12次释放长期资金约8万亿。5月25日,人民银行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称,2018年以来,人民银行12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共释放长期资金约8万亿元。通过降准政策的实施,满足了银行体系特殊时点的流动性需求,加大了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降低了社会融资成本,推进了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鼓励了广大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当地、服务实体,有力地支持了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发挥了支持实体经济的积极作用。(证券时报)
房企直播卖房成潮流 效果仍存疑。类似于房子这样总价较高的大宗消费品,在过去很难想象通过直播形成实际成交,而在疫情冲击下,销售面临巨大压力的房企纷纷试水直播卖房,但实际效果仍存疑。(证券时报)
9只产品同日发售 公募加速布局养老目标基金。5月25日,9只养老基金中基金(FOF)发售,甚至有基金公司旗下3只养老FOF产品罕见同日启动募集。受访人士认为,债券市场近期调整后安全垫提升且配置价值显现,股市当前处在低位,因此,养老目标基金迎来较为理想的建仓时间窗口。日前证监会再提加快推进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政策落地,可以预见公募基金在养老金第三支柱管理中大有可为。(证券时报)
公募密集申报沪港深ETF 泛科技产品占主流。在产品创新“抢赛道”和港股市场相对低估投资机会面前,今年以来多家公募密集申报沪港深股票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截至5月25日,近两个月以来共有10家基金公司上报了13只沪港深股票ETF相关产品,其中,泛科技ETF仍为主流,产品数量占比过半。(证券时报)
(张维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