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创业板注册制落地,为中国经济注入新活力|新京报社论

由 希学英 发布于 财经

推进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是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完善基础制度的重要安排,更是在当下动荡国际环境中提升资本市场抗风险能力的有力举措。

随着创业板注册制正式落地,科创板压力将进一步有效分流,形成差异化市场定位,也给了本土公司新的融资通道。资料图。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文 | 社论

继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实现注册制之后,深交所创业板也开始了注册制试点。经过近4个月的努力,8月24日,创业板注册制首批18家首发企业集体上市交易。而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明确表示,下一步将总结评估科创板、创业板试点经验,做好全市场注册制改革的准备。

创业板的注册制改革推进,对于在内外经济环境日益趋向紊态中寻求增长机会的市场主体来说,首先意味着通过公开市场融资以促进企业发展的门槛,又被拆除了一道。也就是说,创业创新中小企业在进行融资时,不再需要在审核制情况下面临漫长的排队和严苛的审核,而是在保障上市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将选择权和判断权交给市场、交给投资者,这不仅能最大程度减轻企业的融资负担,也给了投资者更多元化的投资标的。

特别是当以中概股为代表的中国高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创业公司,在海外遭遇政治经济上的多重不确定性之时,创业板的注册制跟进不仅是给公司和本土投资者以更多选择的机会,也是为企业的下一步决策提供了信心支持。推进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是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完善基础制度的重要安排,更是在当下动荡国际环境中提升资本市场抗风险能力的有力举措。

2020年4月底,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宣告了证监会创业板改革和注册制试点开始。6月12日,证监会发布了包括《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等在内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深交所、中国结算、证券业协会等发布了相关配套规则。

对于创业板未来的功能定位,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创业板与其他板块错位发展,找准各自定位,办出各自特色,推动形成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的适度竞争格局。在定位上,改革后的创业板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而此番在创业板落地注册制,无疑将为更多成长中的创新企业入市提供便利,增强中国资本市场的吸引力,进而为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从当下来看,在科创板注册制已试行一周年的基础之上,创业板改革将能够充分借鉴科创板的改革经验。由于创业板设立已有超过10年历史,其面临的状况与科创板存在诸多不同,但这恰恰意味着存量资本市场改革的启幕: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首次将增量与存量市场改革同步推进,是全市场实施注册制改革的承前启后关键步骤。比如,明确在审企业衔接安排、再融资和并购重组涉及公开发行的同步实施注册制等,都是为存量资本市场推进注册制提供改革参考路径。

据普华永道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内地科技、媒体及通信(TMT)企业IPO数量共计55起。科创板成为内地TMT企业的主要上市选择地,38%的内地TMT企业选择在科创板上市。在此之前,这些公司的第一选择往往是海外或港股市场;而此次创业板的注册制正式落地,能够进一步有效分流科创板压力,形成差异化市场定位,也给了本土TMT公司以新的融资通道。

自2009年10月开板以来,创业板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九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占比也超七成。在注册制改革的推动下,目前创业板对拟上市企业有了更多更大的包容性,当创业板引领的存量资本市场改革不断前行,未来或将有更多的创新创业企业不用再远赴海外,可选择在国内的创业板上市,实现资本市场和公司发展的同频共振,从而有效提升中国资本市场抗风险能力,护航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编辑:何睿 校对: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