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记者 陈红
银行理财不再是“稳稳的幸福”。近日,一向“稳健”的银行理财,本金开始出现浮亏,令不少市民忧心不已。
买银行理财为啥会亏钱?这届银行理财到底行不行?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多支银行理财跌破净值
6月14日,家住武昌的市民张先生打开自己的手机银行,点开上月才买的一支理财产品,页面上出现的“绿色”数字让他不由得一声叹息。
“还是在亏损,”张先生说,5月18日,他在邮储银行购买了一支理财产品,没想到6月初开始就一直显示的是亏损状态。
近日,银行理财亏了成为热点。因发行的理财产品跌破净值,仅某家投诉平台上,平安银行就收到了300多条投诉。同样备受关注的还有招商银行,其代销的招银理财子公司发行的“代销季季开1号”,近一月年化收益率为-4.42%。同时,该行同系列产品“季季开2号” 也是浮亏状态,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为-0.73%。工行、建行以及中行等产品也有跌破净值的现象。
还有不少网友称,自己在支付宝、微众银行等渠道购买的理财产品,本金也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浮亏。一名网友表示,“我购买的是稳健理财,居然也会跌,简直不敢相信。”
记者在招商银行手机APP看到,“季季开1号”的风险等级为“R2较低风险”,主投固收类资产,不参与股市,以其风险等级看,跌破净值确实很少见。
不过有统计数据显示,已有20多款银行理财的最新份额净值跌破1,并且多数都是刚成立不久的固收类理财。
债市波动大是最大的诱因
银行理财产品,特别是固收类的,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低风险投资,在投资者甚至很多机构专业人士眼中,基本上是和保本保收益挂钩。现在出现浮亏,是何原因?
记者就此采访了一家股份制银行的理财经理。她表示,多款银行理财产品出现浮亏,主要是受到债券市场的影响。5月份以来债市出现了下跌,所以这些理财产品,特别是债券型的理财产品出现了浮亏。
普益标准日前发布的报告也显示,伴随疫情冲击减弱、国内经济活动逐渐恢复正常等方面的因素,政策逐渐由“宽货币”向“宽财政”转移,债市到期收益率上行,债券价格回落,债市收益下行,影响了银行固定收益类净值型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行。
此外,上述接受采访的理财经理也表示,银行卖了这么多年的理财产品,在投资过程中不可能没有出现过收益波动的情况,只是因为之前产品估值方式不同,投资者看不到而已。“过去,银行理财产品对债券多数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估值,债市震荡会平摊到每一天,净值波动不明显。而自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后,绝大部分产品要采用市价法来估值,金融市场波动会实时传导至理财产品的净值表现,因此才出现了目前投资者看到的浮亏。”
闭着眼睛买理财的时代过去
这名理财经理还表示,目前跌破净值的相关产品多数还没有到期赎回,准确表述只能说是浮亏。事实上,多数债券持有到期,最终的收益率会向利息收益靠拢,不会出现净亏损。“现在已经有部分投资者反应强烈,希望赎回净值型理财,转而投资风险更小的存款类产品。”
普益标准研究员表示,投资都有风险,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是正常现象,保本理财、刚性收益的时代已成为过去,投资者应该转变对理财产品的印象,适应净值波动。如果投资者想追求比银行存款略高的收益,就要开始适应相应的风险。即使风险承受能力较强,投资者也要改变“低头闭眼”买理财的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